百家姓查询 特殊百家姓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
最新 | 557 | 2018年 | 无 | 2014年 | 无 |
2013年 | 无 | 2007年 | 无 | 2006年 | 无 |
1995年 | 无 | 1987年 | 无 | 1982年 | 无 |
明朝 | 无 | 元朝 | 无 | 宋朝 | 无 |
北宋 | 无 |
内容来源于:hao86.com
宛姓主要源自:风姓、姬姓、芈姓。
宛姓宛姓起源一
源于风姓,出自上古时期伏羲之师宛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传说,在远古时期,伏羲氏的老师就叫作宛华,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宛氏,姓氏读音作wǎn(ㄨㄢˇ)。
宛姓宛姓起源二
源于姬姓,出自上古时期黄帝之臣宛朐,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上古时期,黄帝有大臣叫宛朐,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宛氏,姓氏读音作wǎn(ㄨㄢˇ)。
宛姓宛姓起源三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大夫公孙宛春,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左传》中的记载:“宛,姓;郑大夫宛射犬,卫大夫宛春。”宛春,公孙氏,生卒年待考,实际上也是郑国人,春秋时期在楚国为大夫,与楚国令尹子玉是同时代人,以正直、贤仁著称。
在周襄王姬郑二十年(楚成王芈頵四十年,晋文公姬重耳五年,公元前632年),当时公孙宛春在楚国担任大夫,在晋、楚之间爆发“城濮之战”前夕,作为使臣被令尹子玉派遣至晋国传达楚国的要求,结果晋国的中军主帅先轸(原轸)建议把公孙宛春当作人质扣押起来,以激怒楚国。晋文公觉得此计大妙,遂将公孙宛春拘禁在卫国。后来公孙宛春竟然成了卫国的大夫。在著名的西汉学者刘向所著《新序》一书中,有一段耐人寻味的记载:“卫灵公以天寒凿池,宛春谏曰:‘天寒起役,巩伤民。’公曰:‘天寒乎?’宛春曰:‘君衣狐裘,坐熊席,隅有社,是御寒。今民衣弊不补,履决不苴。君则不寒,民诚寒矣。’公曰:‘善!’令罢役”当年,卫灵公姬元在周景王姬贵十一年(卫灵公姬元元年,公元前534年)即位后,要在天寒地冻的冬天开挖一座巨大的人工湖,以供自己游乐。大夫公孙宛春就在一旁劝阻道:“冷天动工,恐怕做工的百姓们受不了啊。”卫灵公感到诧异,问道:“外边的天气冷吗?寡人怎没觉得?”公孙宛春认真地说:“您自己裹着狐皮大衣,垫着熊皮褥子,宫殿墙角各处又有炉火,当然感觉不到寒冷。而如今国内百姓们衣服破了没布补,鞋底裂了没草垫。您虽然感觉不到冷,可百姓真的是感到很寒冷啊!”卫灵公听了公孙宛春的劝阻后从善如流,取消了开挖人工湖的计划。
在公孙宛春的后裔子孙中,也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宛氏,世代相传至今,史亦称宛氏正宗,与后世公孙宛射犬所衍之宛氏同宗同源。
宛姓宛姓起源四
源于地名,出自西周初期申伯之国宛邑,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据史籍《一统志》记载:“宛,本申伯国,春秋时属晋,战国为韩宛邑,秦为宛县,汉因之,明属南阳府。”宛邑,在今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在西周初期为周宣王的舅父申侯的封国。春秋时期,宛邑先属晋国,后属楚国。战国时期,三家分晋后,宛邑属于韩国。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其地设置了宛县,明朝时期属于南阳府。
春秋后期的楚文王元年(公元前689年),齐桓公姜小白联盟宋、陈、郑诸国,开始春秋称霸。此时楚国国君文王熊赀亦想称霸春秋,也不示弱,在第二年即楚文王二年(公元前698年),为了彻底打通北入中原的战略通道,与齐桓公抗衡,遂出大军进攻邓国,一举灭掉了邓国。史籍中虽无楚国灭申国的具体时间记载,但从史书记载的“伐申过邓”来看,攻申国必然要经过邓国。楚文王引兵过邓国时,邓国有三位明智的大夫劝说邓候乘机杀死楚文王,以免将来之险。但邓侯认为楚文王是自己的女婿,因而未从,并按正规的礼仪接待了楚文王。此后,楚文王继续北上,攻灭了申国,除掉了周朝南土最大的一个异姓国,将申国变成了楚国的一个大县。此时,邓国虽幸存,但已若釜底游鱼。果不其然,楚文王在领兵胜利掌鼓回归时,可不管什么翁婿之情,顺带灭了邓国。
楚文王灭申国之后,宛邑之地亦随之归于楚国,其住民有以原邑名称谓为姓氏者,称宛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姓氏读音作yuān(ㄩㄢ)。
宛姓宛姓起源五
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大夫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春秋时期,楚国有芈姓别支郄氏贵族,楚国灭申国后,就将郄氏贵族封于申地宛邑(今河南南阳),该支郄氏的后代中就有人以封邑名称为姓氏,称宛氏,世代相传至今,姓氏读音作yuān(ㄩㄢ)。
宛姓宛姓起源六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万旒哈氏,满语为Wanlioha Hala,世居清河(今辽宁本溪清河流城),清雍正元年由包衣抬入正黄旗,后冠汉姓为宛氏、万氏等。
⑵.满族完颜氏,源出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创建金国之后成为国姓,分宗室和非宗室两支,明朝时期谓“王甲部”,满语为Wanggiya Hala,以部为氏,世居完颜(今吉林通化西南部地区)、讷图(今俄罗斯境内能图河流域)、喀喇沁(今内蒙古赤峰喀喇沁旗)、英额(今辽宁清原)、佛阿拉(今辽宁新宾永陵镇二道村)、新京(今辽宁新宾永陵镇)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清朝中叶以后所冠汉姓多为宛氏、完氏、颜氏、汪氏、王氏、鄢氏、张氏、赵氏、顾氏、瀛氏、魁氏、雍氏、艾氏、甲氏等;在蒙古族、锡伯族中也有完颜氏族人,乃金人加入元籍者,与满族完颜氏同宗同源。
满族宛氏的姓氏读音皆作wǎn(ㄨㄢˇ)。
宛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五百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五百六十三位,以南阳、清河为郡望。
今陕西省的宝鸡市,安徽省的合肥市、庐江县、巢湖市无为县、宁国县、池洲市、梅山县、宣城市,山西省的太原市,山东省的聊城市、临清县,吉林省的长春市、公主岭市,江苏省的南京市、丰县、淮安市、苏州市、常州市、扬州市,青海省的西宁市,四川省的洪雅县、九寨沟县、雷波县、宜宾市、乐至县、乐山市,湖南省的新宁县、岳阳市,河南的漯河市、河南省的开封市、平顶山市,辽宁省的大连市、鞍山市、沈阳市、海城市、锦州市凌海区,湖北省的武汉市、黄梅县、黄陂县,江西省的九江市湖口县,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广东省的广州市花都区,甘肃省的兰州市,北京市,上海市,重庆市,台湾省等地,均有宛氏族人分布。
南阳郡:春秋战国时期称南阳的地区颇多。鲁国的南阳指泰山以南、汶水以北地。晋国的南阳指太行以南、黄河以北地区。战国时期魏国的南阳,一部分属韩国(戊戌,公元前263年,秦国大将白起进攻韩国取南阳,韩本部与上党郡被分隔),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地亦称南阳,分属韩楚。秦朝时期南阳郡设于秦昭王三十五年(己丑,公元前272年),为秦国夺取楚国之地而设,治所在宛县(今河南南阳),后秦国大将白起在秦昭襄王四十四年(戊戌,公元前263年)进攻韩国克取了南阳,使韩国本土与上党郡被分隔,以宛为治所,置南阳郡。两汉之际,南阳郡辖二十六县,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熊耳山以南叶县内乡之间和湖北省大洪山以北应山郧县之间的大部分地区,后逐渐缩小。隋朝开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被废黜,隋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复置。唐朝初期又被废黜,唐天宝初年(壬午,公元742年)曾改邓州南阳郡为良穰县(今河南邓县)治所。元、明、清诸朝的南阳府治皆在南阳,即汉朝的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
清河郡:西周至春秋中期以前先为卫国之邑,后为齐国所占,成为齐国邑地,位于山东菏泽汲堂河一带,因水草清茂,古代齐国人称其为清河。西汉高祖刘邦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改置清河郡,后屡改为国,汉元帝永光年间(公元前43~前39年)后期为郡,治所在清阳(今河北清河)。东汉改为国,移治甘陵(今山东临清),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清河县至山东省博兴县、临清县一带地区。元朝以后辖地在今河北省清河市及枣强县、南宫县各一部分、山东省临清县、夏津县、武城县及高唐县、平原县各一部分地。到了明朝时期,清河县改归京师广平府(今河北大名)管辖。此后直至清朝时期,清河县隶属于直隶省广平府。民国初期,清河县初属直隶省冀南道,民国三年(癸丑,公元1913年)改为大名道,民国十七年(戊辰,公元1928年)直隶于河北省,民国二十五年(丙子,公元1936年)初划属河北省十四督察区。抗日战争爆发后的民国二十七年(戊寅,公元1938年)9月,中国共产党创立了冀南区抗日根据地,清河县为其辖地。民国三十年(辛巳,公元1941年)8月晋冀鲁豫边区成立,辖冀南区,清河县为冀南区十三专区。抗日战争胜利后,于民国三十四年(乙酉,公元1945年)11月清河县改属冀南区二专区。民国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9月华北人民政府成立,晋冀鲁豫边区即行撤销,清河县随冀南区二专区归属华北行政区。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清河县划归河北省衡水专区。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清河县人民政府由城关迁驻葛仙庄。于1952年11月7日撤销了衡水专区,清河县改隶邢台专区。1958年4月28日撤销邢台专区,清河县归属邯郸专区;同年12月20日,撤销清河县并入南宫县。1960年5月3日又撤销邯郸专区,清河县境随南宫县归邯郸市辖。1961年5月23日,复设邢台专区,南宫县还属。同年7月9日,恢复清河县建制,仍隶邢台专区。1970年邢台专区改为邢台地区,继辖清河县。1993年7月,邢台地区与邢台市合并,改由邢台市管辖。但要注意的是,满族宛氏的清河郡望,非为邢台,而是指今辽宁省本溪市境内的清河流城。
一、宛wǎn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景县,辽宁之清原、建平,山西之大同,陕西之韩城,甘肃之徽县,湖北之老河口,福建之清流,云南之陇川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回族、傣族有此姓。《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姓氏考略》据《姓氏寻源》注其源:
1、“伏羲师有宛华,黄帝时有宛朐,此宛姓之始。”
2、“楚之宛,郤氏之别也。”
3、“春秋时,齐、楚、晋、郑皆有宛氏。”春秋时楚有宛春,大夫;明代有宛嘉祥,嘉靖举人,官知县。
二、宛yuàn
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苑”曰:“亦作‘宛’。《状》云:商武丁子先(按:或作‘文’)受封於苑,因以为氏。”则“宛”与“苑”本同姓,后乃分氏。此当系出子姓。
2、《姓氏词典》注引《姓氏寻源》云:“伏羲师有宛华;黄帝时有宛朐,此宛姓之始。”
3、又云:“楚之宛,郤氏之别也。”郤氏本晋公族,此当系出姬姓。
4、又云:“春秋时齐、楚、晋、郑皆有宛氏。”(按:《中文大字典》注“苑”引《尚友录》则云:“苑,亦作‘宛’,音怨,非。”今多音wǎn,为现行姓氏。)春秋时楚有宛春,为大夫;明代有宛嘉祥,思南知府。
三、宛
宛姓分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宛姓起源:
1、相传伏羲帝之师有宛华,黄帝时有宛朐,此宛姓之始,见《姓氏寻源》。然,一说宛邑为地名,在今山东荷泽西。
2、春秋时魏大夫食采于宛,后因邑为氏。
3、宛,古国名,与苑同,当以国为氏。一说即宛丘为古时陈国之都,在今河南淮阳东南。
4、春秋时齐、晋、郑等国均有此姓。
5、春秋时楚之宛姓,系郤氏之别。
6、回、满等民族均有此姓。
宛姓名人:
宛春,春秋时楚大夫。
郡望:下邳、南阳。
宛姓古代名人
宛射犬春秋时期(生卒年待考),郑国人。著名郑国大夫,宛氏鼻祖之一。
宛春春秋时期(生卒年待考),郑国人。著名卫国大夫,宛氏鼻祖之一。
宛嘉祥明朝(生卒年待考),庐陵人。著名官吏。举人,官思南府知府,为政有良策,政绩卓著,百姓立碑颂之。
宛姓近代名人
宛吉斌(公元1923~今),满族,天津人。著名医药学专家。
宛希俨(1903-1928),又名宛畏如。湖北黄梅人。幼时随父就读,14岁入武昌启黄中学,被推任校学生会主席,结识恽代英、陈潭秋等。1919年北京五四运动爆发后,回黄梅召集旅外学生组织县学生联合会,开展爱国运动。1921年考入南京东南大学,5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被选为青年团南京地方执行委员会委员。与旅宁同学吴致民、李子芬等在假期回黄梅,组织学生会,创办《黄梅》月刊,开办暑期补习班,发展党团员,建立了黄梅县的党团组织。1924年3月任青年团南京地委出版委员,领导成立进步青年组织合作社等。1925年1月中共南京支部成立,被推为第一任支部书记。参加国共合作,参与组建国民党南京市党部。5月被中共上海地委指派为国民党江苏省党部执行委员,担任省党部青年部部长。参加了上海五卅运动,6月4日领导组织南京万余学生集会声援,随后发动下关工厂工人罢工,是南京五卅运动时期学生运动和工人运动主要领导人。1926年1月赴广州出席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调任中共汉口地方执行委员会宣传部部长,兼任《楚光日报》主编,协助董必武领导开展工农运动,发动群众策应北伐军进占汉口。同年夏冬两次主持召开国民党汉口市党员代表大会,均任执行主席,并被选为市党部常务委员兼宣传部部长。北伐军占领武汉后兼任中央军委机要处主任秘书及警卫团政治指导员。1927年上半年主编汉口《民国日报》,支持工农运动和革命群众团体的反帝斗争。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担任武汉新闻记者协会领导工作。大革命失败后,奉命率中共中央机关部分人员和警卫团部分战士赴九江转南昌,担任中共江西省委常务委员兼宣传部部长。协助省委书记陈潭秋同黄道等动员组织各级党团组织及革命团体,积极作好配合南昌起义的准备工作。南昌起义后奉命留在南昌坚持党的地下斗争,参与领导全省党组织贯彻中共中央八七会议精神,积极部署组织发动各地秋收暴动。1928年1月被派往赣南,不久担任中共赣南特委书记,领导发动赣南各县农民武装起义。不久特委机关遭破坏被捕,4月4日在赣州卫府里英勇就义。
宛希先(1906-1930),湖北黄梅人。1912年起读私塾。1923年入本县八角亭高等小学,1924年在学校参加革命活动,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秋到武汉,入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在第五连当班长,后升至连长。1927年9月参加湘赣边秋收起义。三湾改编后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军一师一团一营党代表。10月在郡县水口花池楼协助毛泽东主持了秋收起义后第一批新党员入党仪式。后任一团政治部主任,曾率部两克茶陵,参与创建湘赣边界第一个红色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1928年春任红四军十师党代表、中共湘赣边界特委委员,参与开辟和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同年6月,率部参加袭占高陇的战斗。7月任北路行动委员会书记,参与指挥永新困敌的战斗。10月主持在茨坪举办的党团训练班。1929年初红四军向赣南闽西进军后,奉命留守井冈山,任中共湘赣边界特委常委,主持特委工作。他深入各地巡视和指导工作,健全和扩大党的组织,加强对群众日常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的领导。后曾任中共茶陵县委书记。1930年2月24日,在江西永新县大湾被当作“AB团分子”错杀。
宛旦平(1900-1930),原名宛明洲,又名宛运游。湖南新宁人。1922年秋考入长沙岳云中学,参加学生爱国运动,结识毛泽东、何叔衡、夏明翰等人。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秋考入广州黄埔军官学校第二期,学习刻苦,成绩优异。1925年2月参加第一次讨伐军阀陈炯明的东征作战。3月初同卢德铭一起调往海丰县帮助组织训练农民自卫军。9月毕业后被分配到国民革命军第一军,任参谋。1926年秋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春担任第十一军二十四师七十二团一营营长。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奉命率营参加保卫武汉的任务。5月中旬在师长叶挺直接指挥下,率全营迎击叛军夏斗寅部,攻占纸坊车站,协同兄弟部队打败叛军,其间曾任代理团长。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同年秋率部参加南昌起义,任起义军第二十五师七十五团参谋长兼一营营长,参加南下广东作战。10月在揭阳战斗中被俘,转押于长沙监狱,后被其兄保释出狱。1928年在上海从事地下工作。1929年夏被派往广西南宁从事兵运工作,在教导总队建立和发展中共组织。同年12月上旬披派到龙州进行武装起义前的准备工作,任左江督办署警备队营长,积极协助俞作豫改造警备队。不久担任讨蒋南路军第一军二旅参谋长兼二团团长。1930年2月1日率所部参加龙州起义。中国红军第八军正式成立后,任军参谋长兼第二纵队司令员,并任红八军军事委员会委员。不久率部随军东进南宁,途中奉命率两个连回师宁明、龙州击溃叛军,3月20日龙州突遭桂系军阀部队袭击,他率纵队在白沙街、铁桥头与敌军展开激战,尔后指挥一个营扼守铁桥掩护军部撤出龙州突围转移,当日晚在战斗中壮烈牺牲。
南阳郡:春秋战国时期称南阳的地区颇多。鲁国的南阳指泰山以南、汶水以北地。晋国的南阳指太行以南、黄河以北地区。战国时期魏国的南阳,一部分属韩国(戊戌,公元前263年,秦国大将白起进攻韩国取南阳,韩本部与上党郡被分隔),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地亦称南阳,分属韩楚。秦朝时期南阳郡设于秦昭王三十五年(己丑,公元前272年),为秦国夺取楚国之地而设,治所在宛县(今河南南阳),后秦国大将白起在秦昭襄王四十四年(戊戌,公元前263年)进攻韩国克取了南阳,使韩国本土与上党郡被分隔,以宛为治所,置南阳郡。两汉之际,南阳郡辖二十六县,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熊耳山以南叶县内乡之间和湖北省大洪山以北应山郧县之间的大部分地区,后逐渐缩小。隋朝开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被废黜,隋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复置。唐朝初期又被废黜,唐天宝初年(壬午,公元742年)曾改邓州南阳郡为良穰县(今河南邓县)治所。元、明、清诸朝的南阳府治皆在南阳,即汉朝的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
清河郡:西周至春秋中期以前先为卫国之邑,后为齐国所占,成为齐国邑地,位于山东菏泽汲堂河一带,因水草清茂,古代齐国人称其为清河。西汉高祖刘邦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改置清河郡,后屡改为国,汉元帝永光年间(公元前43~前39年)后期为郡,治所在清阳(今河北清河)。东汉改为国,移治甘陵(今山东临清),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清河县至山东省博兴县、临清县一带地区。元朝以后辖地在今河北省清河市及枣强县、南宫县各一部分、山东省临清县、夏津县、武城县及高唐县、平原县各一部分地。到了明朝时期,清河县改归京师广平府(今河北大名)管辖。此后直至清朝时期,清河县隶属于直隶省广平府。民国初期,清河县初属直隶省冀南道,民国三年(癸丑,公元1913年)改为大名道,民国十七年(戊辰,公元1928年)直隶于河北省,民国二十五年(丙子,公元1936年)初划属河北省十四督察区。抗日战争爆发后的民国二十七年(戊寅,公元1938年)9月,中国共产党创立了冀南区抗日根据地,清河县为其辖地。民国三十年(辛巳,公元1941年)8月晋冀鲁豫边区成立,辖冀南区,清河县为冀南区十三专区。抗日战争胜利后,于民国三十四年(乙酉,公元1945年)11月清河县改属冀南区二专区。民国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9月华北人民政府成立,晋冀鲁豫边区即行撤销,清河县随冀南区二专区归属华北行政区。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清河县划归河北省衡水专区。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清河县人民政府由城关迁驻葛仙庄。于1952年11月7日撤销了衡水专区,清河县改隶邢台专区。1958年4月28日撤销邢台专区,清河县归属邯郸专区;同年12月20日,撤销清河县并入南宫县。1960年5月3日又撤销邯郸专区,清河县境随南宫县归邯郸市辖。1961年5月23日,复设邢台专区,南宫县还属。同年7月9日,恢复清河县建制,仍隶邢台专区。1970年邢台专区改为邢台地区,继辖清河县。1993年7月,邢台地区与邢台市合并,改由邢台市管辖。但要注意的是,满族宛氏的清河郡望,非为邢台,而是指今辽宁省本溪市境内的清河流城。
一、宛wǎn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景县,辽宁之清原、建平,山西之大同,陕西之韩城,甘肃之徽县,湖北之老河口,福建之清流,云南之陇川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回族、傣族有此姓。《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姓氏考略》据《姓氏寻源》注其源:
1、“伏羲师有宛华,黄帝时有宛朐,此宛姓之始。”
2、“楚之宛,郤氏之别也。”
3、“春秋时,齐、楚、晋、郑皆有宛氏。”春秋时楚有宛春,大夫;明代有宛嘉祥,嘉靖举人,官知县。
二、宛yuàn
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苑”曰:“亦作‘宛’。《状》云:商武丁子先(按:或作‘文’)受封於苑,因以为氏。”则“宛”与“苑”本同姓,后乃分氏。此当系出子姓。
2、《姓氏词典》注引《姓氏寻源》云:“伏羲师有宛华;黄帝时有宛朐,此宛姓之始。”
3、又云:“楚之宛,郤氏之别也。”郤氏本晋公族,此当系出姬姓。
4、又云:“春秋时齐、楚、晋、郑皆有宛氏。”(按:《中文大字典》注“苑”引《尚友录》则云:“苑,亦作‘宛’,音怨,非。”今多音wǎn,为现行姓氏。)春秋时楚有宛春,为大夫;明代有宛嘉祥,思南知府。
三、宛
宛姓分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宛姓起源:
1、相传伏羲帝之师有宛华,黄帝时有宛朐,此宛姓之始,见《姓氏寻源》。然,一说宛邑为地名,在今山东荷泽西。
2、春秋时魏大夫食采于宛,后因邑为氏。
3、宛,古国名,与苑同,当以国为氏。一说即宛丘为古时陈国之都,在今河南淮阳东南。
4、春秋时齐、晋、郑等国均有此姓。
5、春秋时楚之宛姓,系郤氏之别。
6、回、满等民族均有此姓。
宛姓名人:
宛春,春秋时楚大夫。
郡望:下邳、南阳。
一、宛wǎn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景县,辽宁之清原、建平,山西之大同,陕西之韩城,甘肃之徽县,湖北之老河口,福建之清流,云南之陇川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回族、傣族有此姓。《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姓氏考略》据《姓氏寻源》注其源:
1、“伏羲师有宛华,黄帝时有宛朐,此宛姓之始。”
2、“楚之宛,郤氏之别也。”
3、“春秋时,齐、楚、晋、郑皆有宛氏。”春秋时楚有宛春,大夫;明代有宛嘉祥,嘉靖举人,官知县。
二、宛yuàn
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苑”曰:“亦作‘宛’。《状》云:商武丁子先(按:或作‘文’)受封於苑,因以为氏。”则“宛”与“苑”本同姓,后乃分氏。此当系出子姓。
2、《姓氏词典》注引《姓氏寻源》云:“伏羲师有宛华;黄帝时有宛朐,此宛姓之始。”
3、又云:“楚之宛,郤氏之别也。”郤氏本晋公族,此当系出姬姓。
4、又云:“春秋时齐、楚、晋、郑皆有宛氏。”(按:《中文大字典》注“苑”引《尚友录》则云:“苑,亦作‘宛’,音怨,非。”今多音wǎn,为现行姓氏。)春秋时楚有宛春,为大夫;明代有宛嘉祥,思南知府。
三、宛
宛姓分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宛姓起源:
1、相传伏羲帝之师有宛华,黄帝时有宛朐,此宛姓之始,见《姓氏寻源》。然,一说宛邑为地名,在今山东荷泽西。
2、春秋时魏大夫食采于宛,后因邑为氏。
3、宛,古国名,与苑同,当以国为氏。一说即宛丘为古时陈国之都,在今河南淮阳东南。
4、春秋时齐、晋、郑等国均有此姓。
5、春秋时楚之宛姓,系郤氏之别。
6、回、满等民族均有此姓。
宛姓名人:
宛春,春秋时楚大夫。
郡望:下邳、南阳。
其他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