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

百家姓查询 特殊百家姓

部首:扌

五行:水

读音: bō

结构:左右结构

笔画:15

部外笔画:12

笔顺:横、竖钩、提、撇、点、撇、横、竖、撇、捺、竖、横折、横、竖、横

笔顺演示
播

百家姓排名

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
最新25262018年2014年
2013年2007年2006年
1995年1987年1982年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

内容来源于:hao86.com

起源

播姓主要源自:子姓。

播姓播姓起源一

源于子姓,出自商朝末期著名贤者播鼗武,属于以职业称谓为氏。据史籍《全后汉文》记载:“播氏,出播鼗武,或云播轨,商末贤人。”在典籍《论语·微子》中记载有:“大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入于河,播鼗武入于汉,少师阳、击磬襄入于海。”播鼗,指殷商时期时摇击小鼓的乐师,播鼗武是其间一个名字叫“武”的人。由于他能以小小的鼓声指挥乐舞,乃至影响到整个祭祀礼乐,因此后世以“鼗武”指精于本职工作的能人。

播鼗武的后裔子孙,以先祖职业称谓为姓氏,称播鼗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播氏。

播姓播姓起源二

源于地名,出自唐朝时期古播州,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西汉时期,汉武帝刘彻元鼎六年(庚午,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平定西南徼外夜郞国(今贵州黔南州、毕节、仁怀、赤水、遵义地区),其地归入中华版图,并于夜郎国故地设置了牂柯郡,作为邦国存在了二百五十多年的“夜郎国”之名从此消失。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十三年己亥(公元639年),唐太宗在故夜郞国的且兰之地设置了播州,其时辖地大致相当今贵州遵义市、瓮安、黄平、凯里、湄潭、余庆、金沙、仁怀、习水、赤水、桐梓、绥阳、正安、道真以及四川綦江等县地区。到了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明神宗在平定了杨应龙反叛即“平播之役”之后,取消了土司制度,强行“改土归流”,于次年分播州地为二,分置了遵义、平越二府,遵义府属四川,平越府属贵州。播州之名,历经五代、宋、元到明朝末叶,存在了九百六十二年,期间当地人民保疆垦土,屡有战功。九百多年间,中原及四川地区历经五代十六国之乱、金人之乱、蒙人铁骑统治、元末大乱,而播州之境岿然,巴蜀流民多有归附。

在古播州的原住民中,有以州名为姓氏者,称播氏,世代相传至今。在古播州之地,播氏多为苗族、仡佬族等少数民族的姓氏。

播姓播姓起源三

源于地名,出自古代时期的古播泽,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古播泽,在豫州,亦称荥播、荥泽、荥波、洛水、兖水、洛河。豫州,是东汉时期的一个大州之名,辖六个郡、国,九十七个县,治所在谯(今安徽亳州),整个辖区包括今河南南部、淮河以北、伏牛山以东的河南东部、安徽北部、江苏西北角及山东西南角一带地区。其间有一大泽,称播泽,全名叫作“荥播泽”播泽,即荥波、荥泽。在史籍《史记·夏本纪》中记载:“荥播既都。”司马贞指出:“《古文尚书》作‘荥波’,此及今文并云‘荥播’。”在典籍《周礼·夏官·职方氏》中也记载:“其浸波溠。”汉朝学者郑玄注:“荥,兖水也,出东垣,入於河,泆为荥。荥在荥阳,波读为播,典籍《禹贡》中说:‘荥播既潴。’”

在古代,生活于播泽之地的住民在先秦时期即有指地为姓氏者,称播氏、荥氏、波氏等,皆世代相传至今。

播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湾省则没有,多以牂柯为郡望。

播州:即今贵州遵义地区。古代时期为西南部的一个割据政权,公元前八~前五世纪前后的春秋时期,现在的遵义市所辖地域,先后或分别属于牂柯、巴、蜀、鳖、鳛等邦国。战国时期为夜郎属地。西汉朝元鼎六年庚午(公元前111年)夜郎归汉,始有农耕,史称“林木慰荟、田畴丰美、盖奥区也”,西汉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置犍为郡,郡治鳖县,即在今遵义市中心城区附近。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于夜郎地置牂柯郡,作为邦国存在了二百五十多年的“夜郎国”之名从此消失。此后,作为郡县行政建制的的“夜郎郡”、“夜郎县”之名曾多次出现,唐朝贞观十三年己亥(公元639年),唐太宗李世民在今贵州遵义市置播州,唐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所置的夜郎县,在今桐梓县境,为珍州的治所。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珍州置的夜郎郡,治所即在这个夜郎县。唐至德二载(公元757年),诗仙李白被“长流夜郎”就是在该地区。唐朝乾符三年丙申(公元876年),杨端率军击败占据播州的南诏政权,自立为主。夜郎县之名到五代时期废除。北宋太祖乾德三年乙丑(公元965年),杨实献开始割据播州地区,以土司世领播州。北宋朝大观二年戊子(公元1108年),播州首领杨光荣、杨文贵各献其地附宋,分别置播州和遵义军。北宋时期复置,宋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又废,计先后存废达四百八十年。北宋朝宣和三年辛丑(公元1121年)废播州为城,隶南平军;废遵义为砦,隶珍州,此后中国历史上再没有出现“夜郎”郡县之名,而播州之名,历经五代、宋、元到明朝末叶,存在了九百六十二年,所以人们常习惯用“播州”来代称古代的遵义。南宋朝嘉熙三年己亥(公元1239年)复设播州安抚司。元朝至元十二年乙亥(公元1275年),元世祖忽必烈下诏招抚。元朝至元十四年丁丑(公元1277年),杨邦宪以播州、珍州、南平军地降,仍置播州安抚司,以杨邦宪为绍庆、珍州、南平等处宣抚司充播州安抚使。杨邦宪卒,子汉英袭职,赐名赛因不花。元朝至元二十八年辛卯(公元1291年)升为播州宣抚司,隶属于四川行省。次年(公元1292年)以赴京取道湖广为便,改隶湖广行省。宣抚司驻地在今贵州遵义,统辖黄平府、南平綦江、珍州思宁、旧州草塘等十九个长官司和诸峒寨。其时辖地大致相当今贵州遵义市、瓮安、黄平、凯里、湄潭、余庆、金沙、仁怀、习水、赤水、桐梓、绥阳、正安、道真以及四川綦江等县地区。元朝大德五年辛丑(公元1301年),水西蛇节和水东宋隆济因不满元廷征发,联合各部起义,元发思州、播州兵讨伐。元朝大德七年癸卯(公元1303年),元军擒杀蛇节、宋隆济。杨汉英因功进资德大夫,子孙承袭其职。元朝至正二十三年癸卯(公元1363年)附明玉珍,明朝洪武五年壬子(公元1372年)降归明朝,明朝洪武六年癸丑(公元1373年)升为播州宣慰司。明朝万历二十八年庚子(公元1600年),明神宗平杨应龙反叛即“平播之役”后,取消土司制度,实行“改土归流”,于次年分播州地为二,改设遵义府属四川,平越府属贵州。自唐朝末年杨端据播州始,至万历杨应龙止,凡二十九世,七百二十五年,期间保疆垦土,屡有战功。七百多年间中原及四川地区历经五代十六国之乱、金人之乱、蒙人铁骑统治、元末大乱,而播州之境岿然,巴蜀流民多归附。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遵义府由四川省划归贵州省管辖。直到民国初年,废除“府”的建制。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贵州省设十一个行政督察区,黔北十余县为第五行政督察区。1949年11月,遵义解放,“第五行政督察区”改为遵义专区,后称遵义地区,为省政府派出机构,并以原遵义县城区为基础新建遵义市。此后的数十年间,遵义地区领辖的县市曾有少许变动。1997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遵义地区改建为遵义市,原遵义市改建为红花岗区,原遵义地区领辖的县、自治县即归新建的遵义市领辖;赤水市、仁怀市为省辖市,由遵义市代管。2004年,经国务院批准,由红花岗区和遵义县北部划出部分地区,在原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基础上,新成立汇川区。至此,全市共辖两区、两市、八县和两个民族自治县,即:红花岗区、汇川区、赤水市、仁怀市、遵义县、桐梓县、绥阳县、正安县、凤冈县、湄潭县、余庆县、习水县、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和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

播州堂:以望立堂,亦称遵义堂、平越堂、牂柯堂。

一、

现行罕见姓氏。今广东之吴川有分布。或音bò,《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归“去声”部。初见于《姓苑》。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风俗通》‘播鞉武,商未贤人’。”当为播姓之始。《姓氏词典》引作“商有贤人播武”;《中国古今姓氏辞典》引《正字通》作“殷贤人播轨”,与郑说不同。

2、《中文大字典》转引《姓苑》云:“唐置播州之姓。”则此以地为氏。播州,即今贵州之遵义。

二、

现行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归去声部。《汉语大字典》音bō,详见“播”(bō)条。

三、

播姓起源:见《姓苑》。播鞉,乐师,因氏。又说,播鞉,官名,久官者子孙以官为氏,见张澍《姓氏五书注》。

播姓名人:

播鼗武,殷末之贤人。

郡望:颍川。

历史名人

播姓古代名人

播龙鳞明朝(生卒年待考),山西宁武人。著名明朝将领。明朝万历庚子年(公元1601年)武进士。

郡望

播州:即今贵州遵义地区。古代时期为西南部的一个割据政权,公元前八~前五世纪前后的春秋时期,现在的遵义市所辖地域,先后或分别属于牂柯、巴、蜀、鳖、鳛等邦国。战国时期为夜郎属地。西汉朝元鼎六年庚午(公元前111年)夜郎归汉,始有农耕,史称“林木慰荟、田畴丰美、盖奥区也”,西汉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置犍为郡,郡治鳖县,即在今遵义市中心城区附近。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于夜郎地置牂柯郡,作为邦国存在了二百五十多年的“夜郎国”之名从此消失。此后,作为郡县行政建制的的“夜郎郡”、“夜郎县”之名曾多次出现,唐朝贞观十三年己亥(公元639年),唐太宗李世民在今贵州遵义市置播州,唐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所置的夜郎县,在今桐梓县境,为珍州的治所。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珍州置的夜郎郡,治所即在这个夜郎县。唐至德二载(公元757年),诗仙李白被“长流夜郎”就是在该地区。唐朝乾符三年丙申(公元876年),杨端率军击败占据播州的南诏政权,自立为主。夜郎县之名到五代时期废除。北宋太祖乾德三年乙丑(公元965年),杨实献开始割据播州地区,以土司世领播州。北宋朝大观二年戊子(公元1108年),播州首领杨光荣、杨文贵各献其地附宋,分别置播州和遵义军。北宋时期复置,宋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又废,计先后存废达四百八十年。北宋朝宣和三年辛丑(公元1121年)废播州为城,隶南平军;废遵义为砦,隶珍州,此后中国历史上再没有出现“夜郎”郡县之名,而播州之名,历经五代、宋、元到明朝末叶,存在了九百六十二年,所以人们常习惯用“播州”来代称古代的遵义。南宋朝嘉熙三年己亥(公元1239年)复设播州安抚司。元朝至元十二年乙亥(公元1275年),元世祖忽必烈下诏招抚。元朝至元十四年丁丑(公元1277年),杨邦宪以播州、珍州、南平军地降,仍置播州安抚司,以杨邦宪为绍庆、珍州、南平等处宣抚司充播州安抚使。杨邦宪卒,子汉英袭职,赐名赛因不花。元朝至元二十八年辛卯(公元1291年)升为播州宣抚司,隶属于四川行省。次年(公元1292年)以赴京取道湖广为便,改隶湖广行省。宣抚司驻地在今贵州遵义,统辖黄平府、南平綦江、珍州思宁、旧州草塘等十九个长官司和诸峒寨。其时辖地大致相当今贵州遵义市、瓮安、黄平、凯里、湄潭、余庆、金沙、仁怀、习水、赤水、桐梓、绥阳、正安、道真以及四川綦江等县地区。元朝大德五年辛丑(公元1301年),水西蛇节和水东宋隆济因不满元廷征发,联合各部起义,元发思州、播州兵讨伐。元朝大德七年癸卯(公元1303年),元军擒杀蛇节、宋隆济。杨汉英因功进资德大夫,子孙承袭其职。元朝至正二十三年癸卯(公元1363年)附明玉珍,明朝洪武五年壬子(公元1372年)降归明朝,明朝洪武六年癸丑(公元1373年)升为播州宣慰司。明朝万历二十八年庚子(公元1600年),明神宗平杨应龙反叛即“平播之役”后,取消土司制度,实行“改土归流”,于次年分播州地为二,改设遵义府属四川,平越府属贵州。自唐朝末年杨端据播州始,至万历杨应龙止,凡二十九世,七百二十五年,期间保疆垦土,屡有战功。七百多年间中原及四川地区历经五代十六国之乱、金人之乱、蒙人铁骑统治、元末大乱,而播州之境岿然,巴蜀流民多归附。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遵义府由四川省划归贵州省管辖。直到民国初年,废除“府”的建制。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贵州省设十一个行政督察区,黔北十余县为第五行政督察区。1949年11月,遵义解放,“第五行政督察区”改为遵义专区,后称遵义地区,为省政府派出机构,并以原遵义县城区为基础新建遵义市。此后的数十年间,遵义地区领辖的县市曾有少许变动。1997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遵义地区改建为遵义市,原遵义市改建为红花岗区,原遵义地区领辖的县、自治县即归新建的遵义市领辖;赤水市、仁怀市为省辖市,由遵义市代管。2004年,经国务院批准,由红花岗区和遵义县北部划出部分地区,在原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基础上,新成立汇川区。至此,全市共辖两区、两市、八县和两个民族自治县,即:红花岗区、汇川区、赤水市、仁怀市、遵义县、桐梓县、绥阳县、正安县、凤冈县、湄潭县、余庆县、习水县、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和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

播州堂:以望立堂,亦称遵义堂、平越堂、牂柯堂。

一、

现行罕见姓氏。今广东之吴川有分布。或音bò,《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归“去声”部。初见于《姓苑》。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风俗通》‘播鞉武,商未贤人’。”当为播姓之始。《姓氏词典》引作“商有贤人播武”;《中国古今姓氏辞典》引《正字通》作“殷贤人播轨”,与郑说不同。

2、《中文大字典》转引《姓苑》云:“唐置播州之姓。”则此以地为氏。播州,即今贵州之遵义。

二、

现行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归去声部。《汉语大字典》音bō,详见“播”(bō)条。

三、

播姓起源:见《姓苑》。播鞉,乐师,因氏。又说,播鞉,官名,久官者子孙以官为氏,见张澍《姓氏五书注》。

播姓名人:

播鼗武,殷末之贤人。

郡望:颍川。

姓氏源流

一、

现行罕见姓氏。今广东之吴川有分布。或音bò,《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归“去声”部。初见于《姓苑》。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风俗通》‘播鞉武,商未贤人’。”当为播姓之始。《姓氏词典》引作“商有贤人播武”;《中国古今姓氏辞典》引《正字通》作“殷贤人播轨”,与郑说不同。

2、《中文大字典》转引《姓苑》云:“唐置播州之姓。”则此以地为氏。播州,即今贵州之遵义。

二、

现行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归去声部。《汉语大字典》音bō,详见“播”(bō)条。

三、

播姓起源:见《姓苑》。播鞉,乐师,因氏。又说,播鞉,官名,久官者子孙以官为氏,见张澍《姓氏五书注》。

播姓名人:

播鼗武,殷末之贤人。

郡望:颍川。

堂号

播州堂:以望立堂,亦称遵义堂、平越堂、牂柯堂。

一、

现行罕见姓氏。今广东之吴川有分布。或音bò,《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归“去声”部。初见于《姓苑》。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风俗通》‘播鞉武,商未贤人’。”当为播姓之始。《姓氏词典》引作“商有贤人播武”;《中国古今姓氏辞典》引《正字通》作“殷贤人播轨”,与郑说不同。

2、《中文大字典》转引《姓苑》云:“唐置播州之姓。”则此以地为氏。播州,即今贵州之遵义。

二、

现行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归去声部。《汉语大字典》音bō,详见“播”(bō)条。

三、

播姓起源:见《姓苑》。播鞉,乐师,因氏。又说,播鞉,官名,久官者子孙以官为氏,见张澍《姓氏五书注》。

播姓名人:

播鼗武,殷末之贤人。

郡望:颍川。

其他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