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

百家姓查询 特殊百家姓

部首:日

五行:金

读音: zè

结构:上下结构

笔画:8

部外笔画:4

笔顺:竖、横折、横、横、横、撇、撇、捺

笔顺演示
昃

百家姓排名

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
最新7212018年2014年
2013年2007年2006年
1995年1987年1982年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

内容来源于:hao86.com

起源

昃姓主要源自:姬姓。

昃姓起源一

伏羲氏,亦称宓羲氏、庖牺氏、包牺氏、伏戏氏,史称牺皇、皇羲、太昊,司马迁在《史记》中称之为“伏牺”。伏羲氏所处时代,大约为旧石器时代中期,即公元前8000~前6000年之间。史学家范文澜说:“居住在东方的人统被称为‘夷族’。太昊是其中一族的酋长,伏羲和太昊向来被当作一个人的名号。”国学大师郭沫若也说:“‘太昊’,号伏羲氏。据说,伏羲作卦已是父系社会的事了。据记载,‘陈,太昊之墟也’,今河南省淮阳县。那么,太昊应当是淮河流域的氏族部落想象的祖先了”。学者徐旭生认为:“中华民族的形成由华夏集团、东夷集团与南蛮集团三大集团形成,炎帝与黄帝是华夏集团的代表,太昊是东夷集团的代表,伏羲与女娲则是南蛮集团的代表人物。”否认太昊伏羲氏是同一个人,认为太昊是一个人,伏羲是一个人。沿袭数千年来的人文历史观点,太昊伏羲氏是中国三皇五帝之首、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中国医药鼻祖之一、阴阳八卦创始人。伏羲又号称为伏曦氏、晨氏、昃氏,古代“晨”、“昃”、“曦”字同义通假,伏羲的后代中有以先祖名号为姓氏的,便有了昃姓。

在伏羲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号为姓氏者,古代“晨”、“昃”、“曦”字同义通假,称昃氏、曦氏、晨氏,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其昃氏的姓氏读音作zè(ㄗㄜˋ)。昃氏族人大多尊奉伏羲氏为得姓始祖。

昃姓起源二

源于姬姓,出自西周时期管市官员司昃,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昃,是对太阳运行状态描述字。司昃,亦称司市、大市,是西周初期为负责掌管司晨的报时官,西周时期,“晨”、“昃”二字同义,因此也称“司晨”,后成为掌管贸易市场的官吏称谓。按周制,午时三刻后(12:00),各级商贸市场开始运作,司昃到职进行市场管理,包括排市、验货、课税、治安、平争、防火等。多至酉时三刻(18:00)闭市,庆典节日延至戌时三刻(20:00)。

在历代司昃的后裔子孙中,皆有以先祖的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司昃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司氏、昃氏,世代相传至今,其昃氏的姓氏读音作cè(ㄘㄜˋ)。

昃姓起源三

源于姬姓,出自明末清初朱明王朝衡王后裔,属于避难改姓为氏。该支昃氏,自称原是朱明皇朝后裔,出自青州衡王府(今山东青州)宗室。明青州衡王,名朱佑楎,是明朝第八带皇帝宪宗朱见深(朱见浚,公元1447~1487年)的第七子,其母为庄懿张德妃。明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朱佑楎被册封为青州衡王。明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衡王就藩青州,大兴土木,建造了衡王府。

第一代衡王朱佑楎为人尚守古礼,好善乐施,是当朝明孝宗的叔父,深得新登基的明孝宗敬重,加封朱佑楎为恭王。当朱佑楎过寿诞时,明孝宗曾拨专款为衡府增建午朝门石坊,并御赐坊额题字;前坊为“乐善遗风”,后坊为“孝友宽仁”,对其大加颂扬。明衡王在青州传六世、七王,依次是恭王朱佑楎→庄王朱厚燆→康王朱载圭→安王朱载封→定王朱翊镬→宪王朱常庶→朱由棷。最后一代衡王为朱由棷。在明末崇祯十六年(李闯王大顺永昌元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亲率起义军占领北京后,曾派将军姚应奉率兵驻守青州。忠于明王朝的衡王府裨将李士元杀了姚应奉,之后找到衡王朱由棷,劝他即位称帝,挑旗反顺抗清。但朱由棷胆小如鼠,甘愿听天由命,不但不敢冒险起兵反清,反而主动投降了满清政府。清朝政府当时为稳定大局着想,采取安抚政策,暂时让衡王府保持了下来。到了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天下反清浪潮汹涌,清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借口衡王的子弟中有叛乱抗清者,遂将朱由棷召进京城软禁起来。清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满清政府就随便找了个“叛乱之罪”的理由杀了朱由棷,之后抄斩衡王府。当时青州衡王家族被迫四散逃命,来不及逃走的则被变卖为奴,家产财宝“半归禅刹,半入侯门”,富丽堂皇的的青州衡王府瞬时破败凄凉,被夷为平地。如今在故衡王府遗址上矗立的,是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由前英国苏格兰阿伯丁人武成献偕夫人建造的“青州府医学堂”,是山东省的第一家西医医学院。

据该支昃氏族人自称,当年,青州衡王府的一部分宗室子弟逃到了山东境内西部群山中一个被称作“坡庄”的地方,即今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域城镇昃家庄,族人以《千字文》中“日月盈昃”一语为据,将朱氏改为昃氏,明志自己为明王朝宗亲,寄托了对故明王朝的哀思,又避免了满清王朝对朱明遗族的残酷追杀,其姓氏读音作hān(ㄏㄢ),白读为hán(ㄏㄢˊ),世代相传至今。

昃氏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多源流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三千位,在台湾省当局“内政部”民政总署于2005年(台湾地区民国九十四年)2月28日对台闽地区姓氏进行统计时未予记载,多以府谷、青州、博山为郡望。

今陕西省的府谷县、山西省的保德县、山东省淄博市的博山区、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省的台北市三重市,美国的华盛顿州、佛吉尼亚州等地,均有昃氏族人分布。

青州:亦称青州府,在古代是《禹贡》中提及的“九州”之一,大体指泰山以东至渤海的一片区域。现代则指山东省的青州市。青州得名甚早,在奠基《禹贡》中就有记载:“海岱惟青州”。上古时期为东夷之地。至夏、商时期,先后为爽鸠氏、季则氏、逄伯陵氏所据。周朝初期封吕尚为齐侯,其地始归于齐国。历春秋战国之世,均为齐过所属。西汉元封五年(乙亥,公元前106年)设青州刺史部,驻广县。东汉时期为州名,辖郡、国十一,县六十五,治所在临淄县,故城址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北,辖境相当于今山东临南以东的北部地区。西晋怀帝永嘉五年(辛未,公元311年)曹嶷弃广县,筑广固,为青州刺史治。东晋安帝隆安三年(己亥,公元399年)慕容德陷广固,定为南燕国都,这也是山东唯一一个作为朝代首都的地方。后刘裕灭南燕,夷广固,筑东阳城,置北青州刺史治于此。北魏献文帝皇兴三年(己酉,公元469年)拔东阳城,仍为青州刺史治。北魏孝明帝熙平二年(丁酉,公元517年)增筑东阳城南郭,即南阳城。北齐文宣帝天保七年(丁丑,公元557年)迁益都县治于东阳城,移青州府治于南阳城。隋朝时期为青州总管府治,后改为北海郡治。唐朝初期复为青州总管府治,后又改为北海郡治。宋朝时期为京东东路路治。金过时期为山东东路益都总管府治。元朝时期为山东东西道宣慰司治。明、清两朝时期为青州府治。民国时期为益都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归昌潍地区(今山东潍坊)管辖,1986年撤县改为青州市。

府谷县:远古时期,府谷地区就有先民定居生活,境内发现最早的有距今约七千年的新石器时代的原始遗址。夏、商时期,县境为要服地(五服之一,上古帝王为“使赋役有恒,职掌分定”,将京师外围分为五等地带,谓之五服,甸服最近,距京师五百里,侯服稍远,绥、要、荒服益远),在雍州翟族境内。西周时期府谷属固阳榆中地,为荒服,属雍州白翟的一部分。春秋时期府谷为白翟之地,属晋国,一说为林胡族地。战国时期,府谷为固阳榆中地,属魏国,后属赵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府谷为上郡地。西汉时期,在府谷县境设置了富昌县,治所即府谷古城,属地为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南部和本县东北部,属西河郡管辖。王莽执政时,府谷改名为富成县。东汉撤销,府谷辖地并入平定县。北魏时期府谷为五原郡固阳并永安郡地。北周时期为银城县地(今神木北部及府谷县地)。隋朝初期,府谷仍为银城县地,隋开皇十年(庚戌,公元590年)在北部复设富昌县,南部仍属银城县。唐朝时期属麟州,初为府谷镇,唐开元初年以后县地分属银城、新秦二县。五代时期后唐天佑七年(庚午,公元910年)升镇为县,后唐天佑八年(辛未,公元911年)升府州,领府谷县,不久因辽国侵扰迁到留得人堡,即今府谷县旧城。宋朝时期仍为府州,领府谷县。元朝初期,复建府州,领府谷县。明朝时期为府谷县,属葭州。清朝时期仍为府谷县,初属延安府,后改属榆林府。民国时期,府谷县属榆林道后改为榆林专署管辖。民国二十二年(癸酉,公元1933年),府谷县境南部开始建立神府革命根据地,逐渐扩大到原国民党县政府统治的大堡、镇羌、天平等联堡。民国二十四年(乙亥,公元1935年)3月,在木瓜榆家坪成立府谷县革命委员会,归陕北省苏维埃政府领导。民国二十五年(丙子,公元1936年)2月,红色政权神府特区抗日人民委员会成立,统辖府谷县城以南及神木县、榆林县、佳县的部分地区,与国民党统治的府谷县并存。民国二十六年(丁丑,公元1937年)1月,神府特区抗日人民委员会改为神府特区苏维埃政府,属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领导,7月,神府特区苏维埃政府改为神府县政府,属陕甘宁边区政府领导,与国民党统治的府谷县并存。民国三十六年(丁亥,公元1947年)11月,府谷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属晋绥边区政府领导。民国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3月,府谷县黄甫川东地区、内蒙古十里长滩一带和山西省河曲县部分地区合并,设立河府县,归晋绥边区政府领导。9月撤销,归还府谷原属地。1949年6月,府谷县改属陕甘宁边区榆林分区领导。府谷归属榆林专区。1958年12月,府谷县与神木县合并,县委、县人委设在神木县城关,仍属榆林专区。1961年9月,恢复府谷县建置,隶属未变。1968年3月,府谷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属榆林地区革命委员会领导。1981年12月,恢复府谷县人民政府,隶属榆林地区行政公署,直至2000年撤地设市,府谷县属榆林市。

博山县:春秋时期为齐国马陉邑地。秦朝时期隶属于济北郡嬴县。西汉至晋分属济南郡(国)般阳县(今区北境)和泰山郡莱芜县(今区东南境)。南朝宋于此侨置清河郡绎幕县;北魏改绎幕县为绎姑县;北齐并入东平原郡贝丘县。隋开皇十八年(戊午,公元598年)改贝丘县为淄川县,属齐郡。唐、宋、金诸朝代属淄州淄川县。元朝时期属益都路益都县,明朝时期属青州府益都县。清雍正十二年(甲寅,公元1734年)始置博山县(以县境南部有博山得名),仍属青州府;其辖区为原益都县颜神镇孝妇、怀德二乡三十四社及原淄川县大裕等二十一村、原莱芜乐疃等七庄。县治在颜神镇(今博山城),曾名颜神、颜神店,因传说周末孝妇颜文姜居附近齐长城岭下,“殁而有神”而得名。颜神至宋朝时期已成重镇,金国时期称颜神店。元朝至元二年(乙丑,公元1265年)置颜神镇,属益都县。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属岱北道(翌年改称济南道),民国十四年(乙丑,公元1925年)属淄青道,民国十七年(戊辰,公元1928年)废道直属于省,民国二十七年(戊寅,公元1938年)属国民党山东省第十二行政督察区,9月建立博山县抗日民主政府,属泰(安)莱(元)章(丘)历(城)淄(川)博(山)新(泰)七县联合办事处管辖。民国二十九年(庚辰,公元1940年)春属泰山专区,民国三十一年(壬午,公元1942年)8月,因日寇“扫荡”形势恶化,博山县与莱(芜)东县合并为博莱县,隶属不变。民国三十三年(甲申,公元1944年)7月撤销博莱县,恢复博山县,属鲁中行政区鲁山专区(第五专区)。民国三十四年(乙酉,公元1945年)8月改属淄博特区,同年9月于博山城及其附近地区置博山市,隶属同博山县。民国三十五年(丙戌,公元1946年)4月博山县与博山市合并,仍称博山县,同年12月淄博特区撤销,转属泰山专区。民国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3月博山县全境解放,8月重建淄博特区,博山城关区及原山、八陡三个区划为淄博特区直辖区。1949年10月撤销博城、原山等三个淄博特区的直辖区,改建博山市,属淄博工矿特区。1950年5月博山市并入博山县。1951年2月复置博山市,博山县与博山市均属淄博专区,同年5月改称淄博市(县级),市机关驻博山城内,博山县机关驻源泉。1953年7月撤销淄博专区,建立淄博工矿区,县级淄博市及博山县均属之。1954年10月博山县划归昌潍专区。1955年3月淄博工矿区连同其所辖的张周市、淄博市(县级)和淄川县一并撤销,设立地级淄博市,原县级淄博市改为博山区、黑山区。1956年6月撤销黑山区,并入博山区。1958年12月撤销博山县,所辖南博山、郭庄、源泉、池上司处人民公社划归博山区;其余口头、太河、边河、田庄、峨庄、蓼坞、南仇等七处人民公社划归淄川区。1961年冬淄川区三处人民公社的五十八个大队划归博山区。此后,隶属关系及辖区再无大的变化。

青州堂:以望立堂,亦称临淄堂。

府谷堂:以望立堂,亦称神木堂。

博山堂:以望立堂,亦称马陉堂、济北堂、颜神堂。

一、

源于风姓,出自上古帝王伏羲氏别称,属于以先祖称号为氏。主要分布在陕西省的府谷县、山西省的保德县、山东省的博山区、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省的台北三重市等地。

二、

昃姓分布:山东淄博博山城西部昃家庄、新泰、台湾嘉义等地均有此姓。

昃姓起源:系自朱姓。明末清兵入关,青州府衡王(系明宪宗庶子朱祐楎所封,故城在今山东益都南)子孙逃难至莱芜县境坡庄,改朱为昃氏。昃意为太阳西下坡,系随时制宜,改姓避祸。

郡望

青州:亦称青州府,在古代是《禹贡》中提及的“九州”之一,大体指泰山以东至渤海的一片区域。现代则指山东省的青州市。青州得名甚早,在奠基《禹贡》中就有记载:“海岱惟青州”。上古时期为东夷之地。至夏、商时期,先后为爽鸠氏、季则氏、逄伯陵氏所据。周朝初期封吕尚为齐侯,其地始归于齐国。历春秋战国之世,均为齐过所属。西汉元封五年(乙亥,公元前106年)设青州刺史部,驻广县。东汉时期为州名,辖郡、国十一,县六十五,治所在临淄县,故城址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北,辖境相当于今山东临南以东的北部地区。西晋怀帝永嘉五年(辛未,公元311年)曹嶷弃广县,筑广固,为青州刺史治。东晋安帝隆安三年(己亥,公元399年)慕容德陷广固,定为南燕国都,这也是山东唯一一个作为朝代首都的地方。后刘裕灭南燕,夷广固,筑东阳城,置北青州刺史治于此。北魏献文帝皇兴三年(己酉,公元469年)拔东阳城,仍为青州刺史治。北魏孝明帝熙平二年(丁酉,公元517年)增筑东阳城南郭,即南阳城。北齐文宣帝天保七年(丁丑,公元557年)迁益都县治于东阳城,移青州府治于南阳城。隋朝时期为青州总管府治,后改为北海郡治。唐朝初期复为青州总管府治,后又改为北海郡治。宋朝时期为京东东路路治。金过时期为山东东路益都总管府治。元朝时期为山东东西道宣慰司治。明、清两朝时期为青州府治。民国时期为益都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归昌潍地区(今山东潍坊)管辖,1986年撤县改为青州市。

府谷县:远古时期,府谷地区就有先民定居生活,境内发现最早的有距今约七千年的新石器时代的原始遗址。夏、商时期,县境为要服地(五服之一,上古帝王为“使赋役有恒,职掌分定”,将京师外围分为五等地带,谓之五服,甸服最近,距京师五百里,侯服稍远,绥、要、荒服益远),在雍州翟族境内。西周时期府谷属固阳榆中地,为荒服,属雍州白翟的一部分。春秋时期府谷为白翟之地,属晋国,一说为林胡族地。战国时期,府谷为固阳榆中地,属魏国,后属赵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府谷为上郡地。西汉时期,在府谷县境设置了富昌县,治所即府谷古城,属地为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南部和本县东北部,属西河郡管辖。王莽执政时,府谷改名为富成县。东汉撤销,府谷辖地并入平定县。北魏时期府谷为五原郡固阳并永安郡地。北周时期为银城县地(今神木北部及府谷县地)。隋朝初期,府谷仍为银城县地,隋开皇十年(庚戌,公元590年)在北部复设富昌县,南部仍属银城县。唐朝时期属麟州,初为府谷镇,唐开元初年以后县地分属银城、新秦二县。五代时期后唐天佑七年(庚午,公元910年)升镇为县,后唐天佑八年(辛未,公元911年)升府州,领府谷县,不久因辽国侵扰迁到留得人堡,即今府谷县旧城。宋朝时期仍为府州,领府谷县。元朝初期,复建府州,领府谷县。明朝时期为府谷县,属葭州。清朝时期仍为府谷县,初属延安府,后改属榆林府。民国时期,府谷县属榆林道后改为榆林专署管辖。民国二十二年(癸酉,公元1933年),府谷县境南部开始建立神府革命根据地,逐渐扩大到原国民党县政府统治的大堡、镇羌、天平等联堡。民国二十四年(乙亥,公元1935年)3月,在木瓜榆家坪成立府谷县革命委员会,归陕北省苏维埃政府领导。民国二十五年(丙子,公元1936年)2月,红色政权神府特区抗日人民委员会成立,统辖府谷县城以南及神木县、榆林县、佳县的部分地区,与国民党统治的府谷县并存。民国二十六年(丁丑,公元1937年)1月,神府特区抗日人民委员会改为神府特区苏维埃政府,属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领导,7月,神府特区苏维埃政府改为神府县政府,属陕甘宁边区政府领导,与国民党统治的府谷县并存。民国三十六年(丁亥,公元1947年)11月,府谷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属晋绥边区政府领导。民国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3月,府谷县黄甫川东地区、内蒙古十里长滩一带和山西省河曲县部分地区合并,设立河府县,归晋绥边区政府领导。9月撤销,归还府谷原属地。1949年6月,府谷县改属陕甘宁边区榆林分区领导。府谷归属榆林专区。1958年12月,府谷县与神木县合并,县委、县人委设在神木县城关,仍属榆林专区。1961年9月,恢复府谷县建置,隶属未变。1968年3月,府谷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属榆林地区革命委员会领导。1981年12月,恢复府谷县人民政府,隶属榆林地区行政公署,直至2000年撤地设市,府谷县属榆林市。

博山县:春秋时期为齐国马陉邑地。秦朝时期隶属于济北郡嬴县。西汉至晋分属济南郡(国)般阳县(今区北境)和泰山郡莱芜县(今区东南境)。南朝宋于此侨置清河郡绎幕县;北魏改绎幕县为绎姑县;北齐并入东平原郡贝丘县。隋开皇十八年(戊午,公元598年)改贝丘县为淄川县,属齐郡。唐、宋、金诸朝代属淄州淄川县。元朝时期属益都路益都县,明朝时期属青州府益都县。清雍正十二年(甲寅,公元1734年)始置博山县(以县境南部有博山得名),仍属青州府;其辖区为原益都县颜神镇孝妇、怀德二乡三十四社及原淄川县大裕等二十一村、原莱芜乐疃等七庄。县治在颜神镇(今博山城),曾名颜神、颜神店,因传说周末孝妇颜文姜居附近齐长城岭下,“殁而有神”而得名。颜神至宋朝时期已成重镇,金国时期称颜神店。元朝至元二年(乙丑,公元1265年)置颜神镇,属益都县。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属岱北道(翌年改称济南道),民国十四年(乙丑,公元1925年)属淄青道,民国十七年(戊辰,公元1928年)废道直属于省,民国二十七年(戊寅,公元1938年)属国民党山东省第十二行政督察区,9月建立博山县抗日民主政府,属泰(安)莱(元)章(丘)历(城)淄(川)博(山)新(泰)七县联合办事处管辖。民国二十九年(庚辰,公元1940年)春属泰山专区,民国三十一年(壬午,公元1942年)8月,因日寇“扫荡”形势恶化,博山县与莱(芜)东县合并为博莱县,隶属不变。民国三十三年(甲申,公元1944年)7月撤销博莱县,恢复博山县,属鲁中行政区鲁山专区(第五专区)。民国三十四年(乙酉,公元1945年)8月改属淄博特区,同年9月于博山城及其附近地区置博山市,隶属同博山县。民国三十五年(丙戌,公元1946年)4月博山县与博山市合并,仍称博山县,同年12月淄博特区撤销,转属泰山专区。民国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3月博山县全境解放,8月重建淄博特区,博山城关区及原山、八陡三个区划为淄博特区直辖区。1949年10月撤销博城、原山等三个淄博特区的直辖区,改建博山市,属淄博工矿特区。1950年5月博山市并入博山县。1951年2月复置博山市,博山县与博山市均属淄博专区,同年5月改称淄博市(县级),市机关驻博山城内,博山县机关驻源泉。1953年7月撤销淄博专区,建立淄博工矿区,县级淄博市及博山县均属之。1954年10月博山县划归昌潍专区。1955年3月淄博工矿区连同其所辖的张周市、淄博市(县级)和淄川县一并撤销,设立地级淄博市,原县级淄博市改为博山区、黑山区。1956年6月撤销黑山区,并入博山区。1958年12月撤销博山县,所辖南博山、郭庄、源泉、池上司处人民公社划归博山区;其余口头、太河、边河、田庄、峨庄、蓼坞、南仇等七处人民公社划归淄川区。1961年冬淄川区三处人民公社的五十八个大队划归博山区。此后,隶属关系及辖区再无大的变化。

青州堂:以望立堂,亦称临淄堂。

府谷堂:以望立堂,亦称神木堂。

博山堂:以望立堂,亦称马陉堂、济北堂、颜神堂。

一、

源于风姓,出自上古帝王伏羲氏别称,属于以先祖称号为氏。主要分布在陕西省的府谷县、山西省的保德县、山东省的博山区、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省的台北三重市等地。

二、

昃姓分布:山东淄博博山城西部昃家庄、新泰、台湾嘉义等地均有此姓。

昃姓起源:系自朱姓。明末清兵入关,青州府衡王(系明宪宗庶子朱祐楎所封,故城在今山东益都南)子孙逃难至莱芜县境坡庄,改朱为昃氏。昃意为太阳西下坡,系随时制宜,改姓避祸。

姓氏源流

一、

源于风姓,出自上古帝王伏羲氏别称,属于以先祖称号为氏。主要分布在陕西省的府谷县、山西省的保德县、山东省的博山区、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省的台北三重市等地。

二、

昃姓分布:山东淄博博山城西部昃家庄、新泰、台湾嘉义等地均有此姓。

昃姓起源:系自朱姓。明末清兵入关,青州府衡王(系明宪宗庶子朱祐楎所封,故城在今山东益都南)子孙逃难至莱芜县境坡庄,改朱为昃氏。昃意为太阳西下坡,系随时制宜,改姓避祸。

堂号

青州堂:以望立堂,亦称临淄堂。

府谷堂:以望立堂,亦称神木堂。

博山堂:以望立堂,亦称马陉堂、济北堂、颜神堂。

一、

源于风姓,出自上古帝王伏羲氏别称,属于以先祖称号为氏。主要分布在陕西省的府谷县、山西省的保德县、山东省的博山区、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省的台北三重市等地。

二、

昃姓分布:山东淄博博山城西部昃家庄、新泰、台湾嘉义等地均有此姓。

昃姓起源:系自朱姓。明末清兵入关,青州府衡王(系明宪宗庶子朱祐楎所封,故城在今山东益都南)子孙逃难至莱芜县境坡庄,改朱为昃氏。昃意为太阳西下坡,系随时制宜,改姓避祸。

其他姓氏

昃字的同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