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查询 特殊百家姓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
最新 | 484 | 2018年 | 无 | 2014年 | 无 |
2013年 | 368 | 2007年 | 无 | 2006年 | 496 |
1995年 | 无 | 1987年 | 无 | 1982年 | 344 |
明朝 | 无 | 元朝 | 无 | 宋朝 | 无 |
北宋 | 495 |
内容来源于:hao86.com
哈姓起源一
汉族哈姓,宋朝时已经有哈姓,宋版百家姓以汉族的姓氏收录,具体看宋版百家姓。
哈姓起源二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蒙古八旗姓》记载:
⑴.明朝时期蒙古族都尔哈氏,世居喀喇沁(今内蒙古喀喇沁旗)。元末明初,迁居长葛郡(今河南许昌长葛),世代相传至今,族人众多。”哈永森,就是原蒙古族都尔哈氏族人的后代。
⑵.明朝时期蒙古族斡罗纳氏,世居秃拉河(今蒙古国图拉河),后在明朝时期改汉姓为哈氏。该支哈氏鼻祖为哈剌哈孙,公元?~1308年待考,著名元朝大臣、政治家。哈剌哈孙的曾祖就是著名的斡罗纳·启昔礼,是蒙古克烈部首领王罕的阿都兀赤(牧马人)。在王罕阴谋偷袭铁木真(成吉思汗)时,斡罗纳·启昔礼连夜走报,有功,赐号“答剌罕”,擢拔为千户,任怯薛。祖父为斡罗纳·博理察,父亲为斡罗纳·囊加台,皆有战功。斡罗纳·哈剌哈孙精通蒙古文,敬重儒学。他以功臣后裔,录掌宿卫,袭号“答剌罕”。历任大宗正、湖广行省平章政事、中书左丞相,与完泽、不忽木同理朝政。朝廷每有大政事,必与儒臣讨论。斡罗纳·哈剌哈孙还在大都建孔子庙以处国子学,对促成元成宗孛儿只斤·铁穆耳前期守成的政局颇具贡献。元大德七年(公元1303年),晋升中书右丞相。至元武宗孛儿只斤·海山执政时期,因斡罗纳·哈剌哈孙不是自己的亲信,听信谗言,罢免其右丞相职,以左丞相行和林省事镇守漠北。斡罗纳·哈剌哈孙在漠北,命诸部置传车,自内地转运粮米以赈济饥民,置仓库储米以接待西北的降民,疏浚古渠灌溉,整理称海屯田,安定了漠北的统治秩序。元至大元年(公元1308年),斡罗纳·哈剌哈孙病逝。其后裔子孙以先祖名字首音之谐音汉字为姓氏,称哈氏,世代相传至今。
哈姓起源三
源于塔吉克族,出自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儿的后裔,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哈氏,为“回族十三姓”之一。回族哈氏起源于元、明时期的中亚不花刺(今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布哈拉州首府,位于泽拉夫尚河下游布哈拉绿洲的中心地带)的一个小氏族部落的王族世家。宋末元初,没落的布哈拉王族后裔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儿(赛义德·舍姆斯丁·欧麦尔,al-Sayyid Shams al-Din‘Umar)于公元十三世纪初举族东迁,归附大蒙古汗国政府,充任成吉思汗的帐前侍卫。
木亦坚汗元年,公元1229年,木亦坚汗孛儿只斤·窝阔台(元太宗)即位后,强化了汗国中色目人的政治地位,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儿由此出任丰、靖、云内(今山西大同、内蒙古呼和浩特一带)的都达鲁花赤(地区军政长官),后改任太原、平阳二路达鲁花赤。
大蒙古国海迷失后称制三年,蒙哥汗元年,公元1251年,元宪宗孛儿只斤·蒙哥即位后,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儿出任燕京路总管、采访使。
薛禅汗元年,元中统元年,公元1260年,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即位后,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儿被升为燕京路宣抚使。
元中统二年,公元1261年,被拜为中书省平章政事,统理财政,曾兼理发行中统交钞,是历史上首次发行较为正规的纸币,且“尚知限制发行”,一时之间元政府国库充裕,战事粮饷供应未曾匮乏。
元至元元年,公元1264年,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儿出任陕西、四川行中书省平章政事,后并节制陕西五路四川行枢密院所有大小官属。在陕西三年之内,民户增加三千五百六十五户,军户增加一万两千二百五十五户,税收增加六千二百二十五锭,屯田粮增加九千七百二十一担,节省和买钞三百三十一锭,得朝廷赏银五千两。
元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儿任云南行省平章政事,为云南设立行省的第一任行政长官。任职期间,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儿大力改革行政体制,设置郡县,把万户府、千户所、百户所改为路、府、州、县,路设总管,府设知府,州设知州,县设县令或县尹。共“为路三十七,府二,属府三,属州五十四,属县四十七,其余甸、寨、军民等府不在此数。”加强了元王朝对云南的中央集权制统治。到了明朝时期,在历代官员中,有哈林(通事指挥佥事)、哈铭(锦衣卫指挥使)、哈直(安庆卫指挥)、哈维新(商镇参将)、哈斯哈(潼关副将),以及随同郑和一同下西洋的大掌教哈三等。及至清朝,曾任过云贵川总督和云贵提督的哈元生,其父哈应忭曾为武昌水师提督,其子哈尚德在清乾隆初年(公元1737年)任过总兵。另外,先后任过湖广提督和贵州提督的哈攀龙,其太祖哈先闻、祖父哈云、父亲哈世荣均为通议大夫、一等待卫。哈攀龙之子哈国兴,为清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的武进士,曾出任过云贵提督和参赞大臣。其弟哈国泰曾过巡捕三营千总和云南临元镇总兵,儿子哈文龙、哈文彪也分别任过四川军营补陕西提标右营守备和千总等职。
在文献《回族人物志》中记载:由于哈家多出将门,且功绩显赫,故而乾隆大帝在哈国兴病亡后,特许入祀紫光阁昭忠祠时,还致赞道:“中土回人,性多拳勇。哈其大族,每出将种,向略趱拉,屡举险要,中道病殂,成功未告。”
哈姓起源四
源于女真族,出自明朝末期海西女真(水达达女真扈伦四部)之一的哈达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明朝时期,海西女真(水达达女真扈伦四部)之一的哈达部,世居今辽宁省开原南部的哈达河畔,因此族人中就有以河流名称为姓氏者,后取谐音汉字为“哈”氏。哈达部,原属纳喇氏部落,其先人本居扈伦河(胡笼、呼伦、忽喇温,今呼兰河)一带地区。
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明王朝在该地区置塔山卫,以塔刺赤为指挥同知。明正统十一年(公元1446年),塔山卫都指挥金事弗刺出,以所管人民颇多,“声息驰报未便,请设卫给印”;在呕罕河卫都督同知你哈答保奏下,明廷同意析塔山卫另置塔山左卫。塔山左卫地在今呼兰河以东至依兰县以西之地,哈达部的成员主要来源于塔山左卫,故而,史书记载哈达部与出自塔山卫的乌拉部为同一始祖纳齐卜禄。自纳齐卜禄六传至速黑忒(克锡纳)为塔山左卫首领时,或称之为“塔山前卫左都督”。今考古工作者在吉林省洮南县境出土了“塔山左卫之印”,说明至迟在速黑忒时,塔山左卫已由塔山卫东迁至塔山卫之南,约分布在今吉林省长春市的扶余、农安两县和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一带。
速黑忒,为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海西女真中的大酋,“诸部畏之”。明嘉靖十二年(公元1533年),速黑忒为族人巴岱达尔汗所杀,子孙四散逃亡。速黑忒的长子之子万(汉名王台),逃至“锡伯部绥哈城”(今吉林吉林西部)。速黑忒的次子旺住外兰(汉名王忠)率部分部众逃至广顺关(南关)外的哈达河地区(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自称部长,成为哈达部的创建者。
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王忠又被叛乱的族人所杀,其子博尔坤立誓为父报仇,岁至绥哈城迎堂兄王台来主哈达部事。王台为部长后,采取“远者招徕,近者攻取”策略,使哈达部比速黑忒时更强盛,遂自称哈达汗。当时叶赫、乌拉、辉发及建州女真所属之浑河部,“尽皆服之”。这段历史说明海西女真哈达部奠基于速黑忒,形成于王忠,至王台时达鼎盛。但王台在晚年贪财受贿,不察民情,反曲为直,“下效尤甚”,民不堪其苦,往往叛投叶赫部,“国势渐弱”。
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王台逝世,诸子争权,至子孟格布禄(蒙骨孛罗)主部事时,其他众子不服,骨肉相残,致使哈达部以往的威望化为乌有。当时,叶赫部与建州女真首领佟·努尔哈赤崛起,哈达部在佟·努尔哈赤发动的一系列统一女真诸部的过程中,不仅失去昔日霸主地位,且最终在明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被佟·努尔哈赤兼并。从此,海西女真的哈达部哈氏族人,成为满族哈氏,世代相传至今。
哈姓起源五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哈尔察氏,亦称萨哈尔察氏、萨哈集里氏,以部为氏,满语为Harca Hala或Saharca Hala,汉义“黑貂皮”,萨哈尔察(今黑龙江北岸俄罗斯境布列亚河流域)、伯都讷(今吉林松源)、乌喇(今吉林永吉乌拉街至辉发河口、拉发河流域、双阳县境)、尼马察(今吉林浑江西南部)、海兰(今吉林和龙以西海兰河流域)、叶赫(今吉林梨树叶赫乡南部)、卦尔察(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乌苏里斯克)、黑龙江沿岸等地,后多冠汉姓为哈氏、萨氏、俞氏等。
⑵.满族哈尔拉氏,亦称哈雅拉氏,满语为Harla Hala,世居吉林乌喇(今吉林永吉)。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所冠汉姓即为哈氏。
⑶.满族哈勒塔喇氏,满语为Haltala Hala,世居吉林乌喇(今吉林永吉),后多冠汉姓为哈氏、韩氏等。
哈姓起源六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在鄂温克族、土家族、裕固族、土族、彝族、苗族、羌族、傣族、侗族、维吾尔族、柯尔克孜族、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哈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元、明、清时期的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哈氏,世代相传至今。
哈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但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四百四十五位,望族出长葛郡、金山郡。哈姓在大陆和台湾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哈姓来源待考。现如今唯一的猜测就是哈氏起源于少数民族。在蒙古族、回族中,哈氏并不少见,因此存在可能哈氏是在汉族氏与他们族人通婚氏引入汉族的。明时,海西有女真四部之一,他们多生活在辽宁省开原南哈达河边,因此子孙们就以河名为姓氏,多为“哈”氏。据《正字通》载:“杨慎《希姓录》有哈永森,今湖北有此姓。”哈姓为“回族十三姓”之一。哈姓起源于中亚布哈拉王族。元代住平安路同知、中奉大夫、广东宣慰使都元帅的哈散,任宣慰司副使的哈辛,便分别是北宋神宗年间进入中国的布哈拉王后裔赛典赤赡思丁的次子和孙子。在元代的中高级官员中,还有哈伯、哈八石、哈八失、哈儿沙、哈海赤、哈黑丁、哈刺、哈麻、哈迷都丁等三十余人。在明代官员中,有哈林(通事指挥佥事)、哈铭(锦衣卫指挥使)、哈直(安庆卫指挥)、哈维新(商镇参将)、哈斯哈(潼关副将),以及随同郑和一同下西洋的大掌教哈三等。及至清朝,曾任过云贵川总督和云贵提督的哈元生,其父哈应忭曾为武昌水师提督,其子哈尚德在乾隆初任过总兵。另外,先后任过湖广提督和贵州提督的哈攀龙,其太祖哈先闻、祖父哈云、父亲哈世荣均为通议大夫、一等待卫。哈攀龙之子哈国兴,为乾隆十七年(1752年)武进士,曾出任过云贵提督和参赞大臣。其弟哈国泰曾过巡捕三营千总和云南临元镇总兵,儿子哈文龙、哈文彪也分别任过四川军营补陕西提标右营守备和千总等职。由于哈家多出将门,且功绩显赫,故乾隆皇帝在哈国兴病亡后入祀紫光阁昭忠词时制赞曰:“中土回人,性多拳勇。哈其大族,每出将种。”(《回族人物志》)哈姓回族主要分布在河北、江苏、湖北和西北等地。哈姓望居长葛县(今河南省许昌市长葛县)。
广西桂林哈姓,哈只克,哈密回回,武宗正德中人附,十二年(1517)任桂林右卫百户,遂以哈马姓。子哈金、孙哈同贤。四世孙哈忠华、五世孙哈应麒皆袭封桂林右卫(〔明〕《桂林右卫选薄》)《明代人附回回姓氏汉化考》林松、和龑 1990年4月於北京
今江苏省的南京市,江苏省的盐城市,吉林省的松原市、辉南市,陕西省的榆中县、彬县,河南省的焦作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市哈塔西尔县,黑龙江省的富锦市,青海省,福建省的泉州市惠安市,云南省的昆明、丽江市、大理市、红河州、楚雄州、曲靖市,山东省的蓬莱市、聊城市东昌府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青铜峡市,甘肃省的兰州市、张掖市、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平凉市,河北省的河间市、沧州市孟村回族自治县、秦皇岛市、肃宁县,辽宁省的海城市、营口市、本溪市,四川省的阿坝州松潘县,重庆市的忠县、石柱县,北京市,安徽省的合肥市、滁州定远县,贵州省的六盘水市等地,均有哈氏族人分布。
长葛县:春秋时期郑国置长葛邑;秦朝时期改为长社县,属颖川郡。隋朝开皇六年(丙午,公元586年)改为长葛县,唐朝时期隶属于许州,至清末不变。民国初期属开封道,以后开封道撤,直属省辖。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长葛县一直属河南省许昌专区,1986年后改为许昌市辖县,一直至今。
金山郡: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阿勒泰地区,汉义“金山”,源出古突厥语“altai”(金子),汉译有“阿尔泰”、“阿勒泰”两音。阿勒泰市地处阿尔泰山南麓、准噶尔盆地北缘,西北与布尔津县相邻,西南与吉木乃县交界,东北与蒙古国接壤,边境线长九十六公里。整个阿勒泰地区位于新疆北部,是一个由多民族聚居的边境地区,西北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相连,东部与蒙古国接壤,边境线长一千二百零五公里,全区辖阿勒泰市、布尔津县、哈巴河县、吉木乃县、福海县、富蕴县、青河县六县一市,还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垦第十师的十个团场和自治区驻阿勒泰有关单位,总面积十二万平方公里,占全疆总面积的7%。阿勒泰地区有哈萨克、汉、回、维吾尔、蒙古等三十六个民族,少数民族33.56万人,占总人口的56.45%。从汉朝时期起,阿勒泰地区先后为塞种、匈奴、鲜卑、柔然、突厥等的游牧地。唐朝时期归安西都护府管辖,后改隶于北庭都护府。元朝时期为蒙古诸王封地,先为别失八里行尚书省,后为岭北行省辖地。明朝时期属杜尔伯特部的牧地。清朝初期为蒙古瓦剌部(卫拉特蒙古)的游牧地。清朝时期又有哈萨克克烈、乃蛮、乌孙等部落迁居此地。清乾隆二十八年(癸未,公元1763年)为科布多参赞大臣辖地。清同治十三年(甲戌,公元1874年),清政府在克兰河畔修建喇嘛庙“承化寺”,翌年即光绪元年(乙亥,公元1875年),庙宇竣工,始有固定居民。地名亦称作承化寺,为阿勒泰地区之雏形,归科布多参赞大臣管辖。清光绪三十二年(丙午,公元1906年),科布多与阿尔泰分治,另设阿尔泰办事大臣,驻承化寺。民国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为阿尔泰办事长官治所,成为阿尔泰地区政治的中心。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设承化县佐,属阿山特别行政区管辖。民国八年(己未,公元1919年)撤阿尔泰办事长官,置阿山道;由中央政府直属改由新疆省管辖。民国十年(辛酉,公元1921年)置承化县,先后隶属阿山道、阿山行政区、阿山专区。1953年改为阿泰县。1954年改阿山专区为阿勒泰专区;改阿泰县为阿勒泰县,属阿勒泰专区。1970年后隶属阿勒泰地区。1984年11月1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阿勒泰县,设立阿勒泰市至今。
长葛堂:以望立堂。
金山堂:以望立堂。
一、哈hā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黑龙江之嫩江县,内蒙古之乌海,甘肃之酒泉、徽县,新疆之塔城,云南之泸水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回族、傈僳族姓氏。或与“哈”之hǎ姓同,俗读音变,致使“哈”之hā、hǎ二音并行,遂成两姓。
二、哈hǎ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黄骅、辛集,山东之龙口,辽宁之清原,山西之大同,新疆之布尔津,陕西之韩城,湖北之武昌、老河口,江西之崇仁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回族、满族、锡伯族、土家族姓氏。《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汉语大字典》注云:“源于我国少数民族。《篇海》:‘哈,夷姓。’《正字通》:‘哈,外国姓。楚书,哈,读遏哇翻。’明杨慎《希姓录》:‘哈,哈永森,泸州人。’清代有河间人哈元生,雍正中任贵州提督。今回族有哈姓。’”“又,回族之哈姓或出自马哈麻”氏。“马哈麻”即“默罕穆德”之别译。或以名为姓,后改单姓哈,盖取第二音节谐“哈”而得。
2、锡伯族之哈姓则由哈雅喇氏、哈斯胡里氏所改,皆取其首音谐哈而得。
三、哈qià
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引《正字通》收载并注此音。一音hǎ,为现行姓氏。详见该条。杨升奄《希姓录》有哈永森。
四、哈xiá
《姓氏词典》引《中文大辞典》收载并注此音。(按:查《中文大字典》,未见此姓;查《汉语大字典》,未见此音。姑收录以备考。)
五、哈
哈姓分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哈姓起源:
1、见《篇海类编》。
2、鄂温克族哈赫尔氏,汉姓为哈。
3、裕固族哈勒嘎尔氏,汉姓为哈。
4、锡伯族哈斯胡里氏,汉姓为哈。
5、回族姓。
哈姓名人:
哈新民,明时长葛人,洪武中任御史。哈元生,清时河间人,累官贵州提督。
郡望:长葛,汝宁。
哈姓古代名人
哈散元朝,回族人,北宋神宗年间进入中国的布哈拉王后裔赛典赤赡思丁的次子。据《续云南通志考》载:“哈散,赡思丁次子,流于河西……”早期追随成吉思汗。1203年怯烈部落夜袭成吉思汗营地,因无备溃败,逃到班朱尼河畔,环视左右,只有19人相随,大呼:谁助我完成大业?19人齐声相应与成吉思汗盟誓,誓死相从。哈散为19人“班朱尼河盟誓”成员之一。哈散及其儿子们得到成吉思汗的信任。官至平安路同知、中奉大夫、广东道宣慰使都元帅、左丞相。
哈麻元朝,字士廉,康里(回回)人。父秃鲁,母为宁宗乳母,秃鲁以故封冀国公,加太尉,阶金紫光禄大夫。哈麻与其弟雪雪,早备宿卫,顺帝深眷宠之。而哈麻有口才,尤为帝所亵幸,累迁官为殿中侍御史。雪雪累官集贤学士。帝每即内殿,与哈麻以双陆为戏。一日,哈麻服新衣侍侧,帝方啜茶即噀茶于其衣。哈麻视帝曰:“天子固当如是耶!”帝一笑而已。其被爱幸,无与为比。由是哈麻声势日盛,自籓王戚里,皆遗赂之。
哈八石元朝,回回官员兼诗人(1284-1330),在保留回回名的同时,又取了中国姓名“丁文苑”。
哈八失元朝,泰定二年以将仕郎,回回国子监助教转任校书郎、按校书郎阶正八品。
哈元生清朝,直隶河间人,回族,由行伍拔把总。雍正三年,累迁贵州威宁游击。四年四川乌蒙土知府禄万钟找新隶云南之东川府,其党镇雄土知府陇庆侯助逆。云贵总督鄂尔泰械元生与四川兵协剿,贼据险拒,哈元生冒矢石奋攻,克之。鄂尔泰上其功,擢云南寻沾营参将。六年八月迁元江协副将。七年二月耀安龙镇总兵。八年十月乌蒙贼复叛,鄂尔泰调兵三路分剿。元生由威宁一路直趋。不数目击破贼数方。射毙凶目黑寡。暮来,连瞒贼营八十里,直抵乌蒙,复郡治。上深奖其功,丸年二月钱去拥督。哈元生精韬略。善骑射,勇力绝人。简练营伍,恩威并济;三征乌蒙,杀贼数万,四夷贴服。寻调贵州提督。十年召入京,命军机处行走一异数也。乾隆元年,因古州案降到将,派赴哈密效力。三年正月卒子军营,赐祭葬如例。
哈攀龙清朝,肃宁县城人,回族,生于武术之家。自幼勤学苦练,武艺超群,膂力过人。乾隆二年(1737年),考中武状元,封乾清门一等侍卫,赐军机处行走。不久调任福建兴化城副将。后晋升为总兵。因母去逝,辞官回家。哈攀龙为官清廉,勤俭持家。晚年,捐资修缮原籍清真寺后殿及前殿洞顶,并赠巨匠,亲题“独一无二”,以表对本教之城。友人曾问有钱何不置办家业,光大门庭。攀龙说:“公益之业,匹夫有责。后世子孙,要靠他们自己”。哈攀龙多年征战,积劳成疾。一次进京议事,乾隆帝见其病重,遂令留住京师,后病故。
哈兴阿清朝,纽祜禄氏,居开原,清满洲镶黄旗人。嘉庆四年(1799年),四川、湖北因教会案引发民变,其从军往剿,以功升骁骑校,继升协领。二十三年补西安副都统。时军队征扩,其偕将军徐昆奏请,改于就近洮州买补营马,其所节可作补给养之资。朝廷准奏嘉许。其在当地设书院,请师为教等受士绅赞扬。道光三年(1823年)调山海关副都统,四年,任直隶总督;后再调浙江乍浦副都统。十二年乞休,回到开原。道光二十八年,卒。
哈剌哈孙元朝,元成宗铁穆耳朝大臣。蒙古斡罗纳氏。曾祖启昔礼,为王罕的阿都兀赤(牧马人)。王罕谋偷袭铁木真(成吉思汗),启昔礼连夜走报,有功,赐号答剌罕,擢拔为千户,任怯薛。祖博理察、父囊加台,皆有战功。哈剌哈孙精通蒙古文,敬重儒学。以功臣后裔,录掌宿卫,袭号答剌罕。历任大宗正、湖广行省平章政事、中书左丞相,与完泽、不忽木同理朝政。每有大政事,必与儒臣讨论。建大都孔子庙以处国子学。对促成成宗前期守成的政局颇具贡献。大德七年,进中书右丞相。至武宗时,因哈剌哈孙不是自己的亲信,听信谗言,罢免其右丞相职,以左丞相行和林省事镇守漠北。哈剌哈孙在漠北,命诸部置传车,自内地转运粮米以赈济饥民,置仓库储米以接待西北的降民,疏浚古渠灌溉,整理称海屯田,安定了漠北的统治秩序。至大元年(1308年),病逝。
哈汉章晚清,回族,河间人,哈元生之后。晚清曾留学日本、任新军将领、禁卫军高级教官。革命组织兴中会成员。袁世凯北洋府陆军部军事幕僚。民国政府陆军中将、将军府将军、廉威将军。
长葛县:春秋时期郑国置长葛邑;秦朝时期改为长社县,属颖川郡。隋朝开皇六年(丙午,公元586年)改为长葛县,唐朝时期隶属于许州,至清末不变。民国初期属开封道,以后开封道撤,直属省辖。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长葛县一直属河南省许昌专区,1986年后改为许昌市辖县,一直至今。
金山郡: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阿勒泰地区,汉义“金山”,源出古突厥语“altai”(金子),汉译有“阿尔泰”、“阿勒泰”两音。阿勒泰市地处阿尔泰山南麓、准噶尔盆地北缘,西北与布尔津县相邻,西南与吉木乃县交界,东北与蒙古国接壤,边境线长九十六公里。整个阿勒泰地区位于新疆北部,是一个由多民族聚居的边境地区,西北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相连,东部与蒙古国接壤,边境线长一千二百零五公里,全区辖阿勒泰市、布尔津县、哈巴河县、吉木乃县、福海县、富蕴县、青河县六县一市,还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垦第十师的十个团场和自治区驻阿勒泰有关单位,总面积十二万平方公里,占全疆总面积的7%。阿勒泰地区有哈萨克、汉、回、维吾尔、蒙古等三十六个民族,少数民族33.56万人,占总人口的56.45%。从汉朝时期起,阿勒泰地区先后为塞种、匈奴、鲜卑、柔然、突厥等的游牧地。唐朝时期归安西都护府管辖,后改隶于北庭都护府。元朝时期为蒙古诸王封地,先为别失八里行尚书省,后为岭北行省辖地。明朝时期属杜尔伯特部的牧地。清朝初期为蒙古瓦剌部(卫拉特蒙古)的游牧地。清朝时期又有哈萨克克烈、乃蛮、乌孙等部落迁居此地。清乾隆二十八年(癸未,公元1763年)为科布多参赞大臣辖地。清同治十三年(甲戌,公元1874年),清政府在克兰河畔修建喇嘛庙“承化寺”,翌年即光绪元年(乙亥,公元1875年),庙宇竣工,始有固定居民。地名亦称作承化寺,为阿勒泰地区之雏形,归科布多参赞大臣管辖。清光绪三十二年(丙午,公元1906年),科布多与阿尔泰分治,另设阿尔泰办事大臣,驻承化寺。民国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为阿尔泰办事长官治所,成为阿尔泰地区政治的中心。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设承化县佐,属阿山特别行政区管辖。民国八年(己未,公元1919年)撤阿尔泰办事长官,置阿山道;由中央政府直属改由新疆省管辖。民国十年(辛酉,公元1921年)置承化县,先后隶属阿山道、阿山行政区、阿山专区。1953年改为阿泰县。1954年改阿山专区为阿勒泰专区;改阿泰县为阿勒泰县,属阿勒泰专区。1970年后隶属阿勒泰地区。1984年11月1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阿勒泰县,设立阿勒泰市至今。
长葛堂:以望立堂。
金山堂:以望立堂。
一、哈hā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黑龙江之嫩江县,内蒙古之乌海,甘肃之酒泉、徽县,新疆之塔城,云南之泸水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回族、傈僳族姓氏。或与“哈”之hǎ姓同,俗读音变,致使“哈”之hā、hǎ二音并行,遂成两姓。
二、哈hǎ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黄骅、辛集,山东之龙口,辽宁之清原,山西之大同,新疆之布尔津,陕西之韩城,湖北之武昌、老河口,江西之崇仁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回族、满族、锡伯族、土家族姓氏。《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汉语大字典》注云:“源于我国少数民族。《篇海》:‘哈,夷姓。’《正字通》:‘哈,外国姓。楚书,哈,读遏哇翻。’明杨慎《希姓录》:‘哈,哈永森,泸州人。’清代有河间人哈元生,雍正中任贵州提督。今回族有哈姓。’”“又,回族之哈姓或出自马哈麻”氏。“马哈麻”即“默罕穆德”之别译。或以名为姓,后改单姓哈,盖取第二音节谐“哈”而得。
2、锡伯族之哈姓则由哈雅喇氏、哈斯胡里氏所改,皆取其首音谐哈而得。
三、哈qià
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引《正字通》收载并注此音。一音hǎ,为现行姓氏。详见该条。杨升奄《希姓录》有哈永森。
四、哈xiá
《姓氏词典》引《中文大辞典》收载并注此音。(按:查《中文大字典》,未见此姓;查《汉语大字典》,未见此音。姑收录以备考。)
五、哈
哈姓分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哈姓起源:
1、见《篇海类编》。
2、鄂温克族哈赫尔氏,汉姓为哈。
3、裕固族哈勒嘎尔氏,汉姓为哈。
4、锡伯族哈斯胡里氏,汉姓为哈。
5、回族姓。
哈姓名人:
哈新民,明时长葛人,洪武中任御史。哈元生,清时河间人,累官贵州提督。
郡望:长葛,汝宁。
一、哈hā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黑龙江之嫩江县,内蒙古之乌海,甘肃之酒泉、徽县,新疆之塔城,云南之泸水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回族、傈僳族姓氏。或与“哈”之hǎ姓同,俗读音变,致使“哈”之hā、hǎ二音并行,遂成两姓。
二、哈hǎ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黄骅、辛集,山东之龙口,辽宁之清原,山西之大同,新疆之布尔津,陕西之韩城,湖北之武昌、老河口,江西之崇仁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回族、满族、锡伯族、土家族姓氏。《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汉语大字典》注云:“源于我国少数民族。《篇海》:‘哈,夷姓。’《正字通》:‘哈,外国姓。楚书,哈,读遏哇翻。’明杨慎《希姓录》:‘哈,哈永森,泸州人。’清代有河间人哈元生,雍正中任贵州提督。今回族有哈姓。’”“又,回族之哈姓或出自马哈麻”氏。“马哈麻”即“默罕穆德”之别译。或以名为姓,后改单姓哈,盖取第二音节谐“哈”而得。
2、锡伯族之哈姓则由哈雅喇氏、哈斯胡里氏所改,皆取其首音谐哈而得。
三、哈qià
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引《正字通》收载并注此音。一音hǎ,为现行姓氏。详见该条。杨升奄《希姓录》有哈永森。
四、哈xiá
《姓氏词典》引《中文大辞典》收载并注此音。(按:查《中文大字典》,未见此姓;查《汉语大字典》,未见此音。姑收录以备考。)
五、哈
哈姓分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哈姓起源:
1、见《篇海类编》。
2、鄂温克族哈赫尔氏,汉姓为哈。
3、裕固族哈勒嘎尔氏,汉姓为哈。
4、锡伯族哈斯胡里氏,汉姓为哈。
5、回族姓。
哈姓名人:
哈新民,明时长葛人,洪武中任御史。哈元生,清时河间人,累官贵州提督。
郡望:长葛,汝宁。
长葛堂:以望立堂。
金山堂:以望立堂。
一、哈hā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黑龙江之嫩江县,内蒙古之乌海,甘肃之酒泉、徽县,新疆之塔城,云南之泸水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回族、傈僳族姓氏。或与“哈”之hǎ姓同,俗读音变,致使“哈”之hā、hǎ二音并行,遂成两姓。
二、哈hǎ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黄骅、辛集,山东之龙口,辽宁之清原,山西之大同,新疆之布尔津,陕西之韩城,湖北之武昌、老河口,江西之崇仁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回族、满族、锡伯族、土家族姓氏。《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汉语大字典》注云:“源于我国少数民族。《篇海》:‘哈,夷姓。’《正字通》:‘哈,外国姓。楚书,哈,读遏哇翻。’明杨慎《希姓录》:‘哈,哈永森,泸州人。’清代有河间人哈元生,雍正中任贵州提督。今回族有哈姓。’”“又,回族之哈姓或出自马哈麻”氏。“马哈麻”即“默罕穆德”之别译。或以名为姓,后改单姓哈,盖取第二音节谐“哈”而得。
2、锡伯族之哈姓则由哈雅喇氏、哈斯胡里氏所改,皆取其首音谐哈而得。
三、哈qià
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引《正字通》收载并注此音。一音hǎ,为现行姓氏。详见该条。杨升奄《希姓录》有哈永森。
四、哈xiá
《姓氏词典》引《中文大辞典》收载并注此音。(按:查《中文大字典》,未见此姓;查《汉语大字典》,未见此音。姑收录以备考。)
五、哈
哈姓分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哈姓起源:
1、见《篇海类编》。
2、鄂温克族哈赫尔氏,汉姓为哈。
3、裕固族哈勒嘎尔氏,汉姓为哈。
4、锡伯族哈斯胡里氏,汉姓为哈。
5、回族姓。
哈姓名人:
哈新民,明时长葛人,洪武中任御史。哈元生,清时河间人,累官贵州提督。
郡望:长葛,汝宁。
其他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