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

百家姓查询 特殊百家姓

部首:手

五行:水

读音: bàibái

结构:左右结构

笔画:9

部外笔画:5

笔顺:撇、横、横、撇、横、横、横、横、竖

笔顺演示
拜

百家姓排名

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
最新6822018年2014年
2013年2007年2006年497
1995年1987年1982年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

内容来源于:hao86.com

起源

拜姓主要源自:姜姓。

拜姓起源一

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齐国大夫管仲,属于以历史事件为氏。中国姓氏多以名词、形容词,动词非常少。拜字在白话及文言中均为动词,动词为姓氏多与历史事件有关。拜氏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685年,齐桓公姜小白和公子纠争夺齐国王位。管仲当时辅佐公子纠,但最后登上王位的是姜小白。齐桓公即位后,不计前嫌,拜管仲为相,齐国由此变成当时最为强盛的国家。管仲贵为相父,依礼子拜父,臣拜君。但皇帝不能向臣子跪拜,于是管仲建议,皇帝每次称呼仲时,再其名前冠以“拜”字,口中“拜”,而管仲则遵从礼数,按照臣子跪拜天子的礼仪。于是“拜”作为动词以叩首,叩拜为尊称冠在管仲名前。而后此“拜”字作为家族荣耀被当做姓氏沿用,并只允许传于嫡子。

今江苏的拜氏来源于清朝乾隆年间在京为官的拜大雄,拜大雄或来被充军到如今的江苏省泰州市的拜官庄养马场,他的子孙分布于姜堰、兴化、大丰、宜兴、南京等地。

拜姓起源二

源于蒙古族

①出自蒙古族大将木华黎之后裔,属于以为氏。

据文献《陕西大荔县拜氏家谱·世由篇》记载,蒙古族拜氏是元朝初年蒙古族大将木华黎的后人。至元大德、至治年间的拜住始姓拜……至明朝初年,拜住之子拜笃麟降明,奉命由涿州经山西迁居大荔沙苑。据拜氏八家户·谱序中记载:“……详察关中望族,惟拜氏从蒙古迁入中原。自元初有讳孔温者,世祖时,偕同张弘范灭宋有功,封都统,又封东鲁王。生子木华黎,好武骑,同伯颜开西域。成帝封平西侯。后征东海,大功底定,帝封东鲁王。至七世,有东平王拜住者,顺宗时当朝附马,武艺精通,镇守北边,封镇国将军。后以拜为姓,迁冯翊大荔兴平村居焉……”在文献《渭南地区志·大荔乡土志》里,也详细地记载着蒙古族“帖、答、拜”三姓在明朝初期移居大荔的情况。如今,在拜家村、帖家村、官池村有千余户、六七千人的蒙古族后裔,其中拜家村是蒙古族后裔最多的村子。说起拜家村,还得追溯到明朝初期。当时,朱元璋灭元建立明朝之后,元朝末代皇帝顺宗北迁蒙古,王公贵族纷纷逃出京城,隐居生活。拜氏八世祖笃麟铁木尔为躲避战乱和明朝官吏的追查,率众家人隐迁至如今的大荔县洛南。那时蒙古族人没有父子相袭家姓的习俗。迁到大荔后确定以拜氏为世传家姓。如今,拜氏蒙古族人已在大荔生长了三十余代。据该村年长者回忆,拜家村建有祠堂,定有族规,立有家法,所以村风蔚然。村名由东杨村、梧柳村、兴平村等几经变更,土改时确定为拜家村,第一次人口普查登记时,将拜氏蒙古族统登记为汉族。所以,鲜有人知的陕西拜家蒙古村已有六百四十来年的历史。

②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蒙古族拜禅氏,世居察哈尔地区(今河北承德、张家口一带)。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aican Hala,所冠汉姓为拜氏、白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蒙古族拜都氏,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叶赫乡)等地。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aidu Hala,所冠汉姓为拜氏、白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蒙古族拜达尔氏,世居苏尼特(今内蒙古苏尼特草原)。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aidar Hala,所冠汉姓为拜氏、白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蒙古族拜佳氏,亦称白佳氏,世居佛阿拉(今辽宁新宾永陵镇)、乌鲁特(今内蒙古东南部)、察哈尔。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aigiya Hala,所冠汉姓为拜氏、白氏。

拜姓起源三

源于回族,出自元朝时期西域来华者,属于以先祖名字汉化为氏。拜氏为回族姓氏之一。据文献《姓氏词典》中称:“拜氏是回族姓。亦见《万姓统谱》。宋有拜瑚。”拜氏大多取自祖名首音。如元英宗(公元1321~1323年)时,拜中书左丞相,常直内庭,知无不言,振立纲纪,修举废坠,加惠兵民,轻摇薄敛,宏远端亮有祖风的拜住(拜住曾祖木华黎、祖安童均为元朝开国元勋)“之后裔姓拜”。后有蒙古族拜氏族人有入回回教者,成为回族拜氏的主源。据文献《同治年间陕西回族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的记载,拜氏回族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注:文献《姓氏词典》中依据“亦见《万姓统谱》,宋有拜瑚”而断定“拜氏是回族姓”,这是错误的。据史籍《皇清开国方略》记载:“公元1619年农历10月,蒙古林丹汗派遣使臣康喀勒·拜瑚持书到努尔哈赤住地,自称“四十万蒙古之主”,藐视称“水滨三万人之王”的努尔哈赤,要求努尔哈赤无条件释放所获的内喀尔喀台吉和科尔沁台吉,并警告努尔哈赤不得进犯林丹汗所攻取的广宁城……”显然,《姓氏词典》所引《万姓统谱》记载的“宋有拜瑚”,实际上宋朝时期的拜瑚、拜延二人皆不是回族,而是指明清之际的蒙古林丹汗属下臣子康喀勒·拜瑚,因此,所称“拜氏”仍出自蒙古族,而不是回族特有之姓氏。

拜姓起源四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①满族拜察氏,满语为Baica Hala,汉义即“检校”,世居吉林乌拉(今吉林永吉乌拉街至辉发河口、拉发河流域、双阳县境。包括乌拉城、宜罕和林、金州、孙扎泰、俄漠、优哈尔、斐优等)。后冠汉姓为拜氏。

②满族拜都氏,满语为Baidu Hala,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叶赫乡)等地,后冠汉姓为拜氏、白氏。

③满族拜格氏,亦称伯特氏,源于金国时期女真旧部伯德氏,以部为氏,为奚族后裔,满语为Baige Hala,世居拜格山(今黑龙江呼玛盘古),后冠汉姓为拜氏、卜氏。

④满族拜津氏,亦称拜晋氏,满语为Baijin Hala,汉义即“稍微、少许”,世居黑龙江拜察、三姓(皆今黑龙江依兰),后冠汉姓为拜氏、金氏、白氏。

⑥满族拜嘉拉氏,满语为Baigiyara Hala,世居虎尔哈(今黑龙江黑河对岸俄罗斯地区),后冠汉姓为拜氏、白氏。

拜姓起源五

源于鄂温克族,他们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鄂温克族拜英格哩氏,Bayingeri Hala,亦称白亚格尔氏、白依尔氏,共有五个分支:吾库萨依尔千、布勒吉依尔千、昭伦千、乌永那千、查拉巴克千,世居伊敏(今嫩江支流诺敏河流域)、墨尔根城(今黑龙江嫩江)。后有鄂伦春族引为姓氏者,后冠汉姓为拜氏、白氏、秋氏等。

得姓始祖

管仲(姬夷吾)、札剌亦儿·拜住。

各支始祖

第一世孔温窟哇

扎刺儿氏,为元世祖时丞相,大蒙古汗国前期政治家。元至治元年(公元1321年),元英宗孛儿只斤·宗硕德八剌下诏追封他为推忠效节保太佐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鲁国王,谥号“忠宣”。

第二世木华黎

(公元1170~1223年),追随成吉思汗,参与统一蒙古各部的战争,屡立战功、蒙古建国,他被封为左手万户长。他去世后,成吉思汗下诏封他为体仁开国辅世佐命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鲁国王,谥号“忠武”。

第三世孛鲁

蒙古国大将军,他继领其父木华黎的职务,掌握着经略汉地的大权。后被诏封纯诚开济保德辅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鲁国王,谥号“忠定”。

第四世霸都鲁

元世祖忽必烈任为元帅,屡立战功,元大德八年、追赠推诚宣力翊卫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东平王,谥号“武靖”。

第五世安童

公元1265年任中书右丞相,积极协助忽必烈推行“汉法”,元朝前期政治家。元大德七年制赠为推忠同德翊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东平王。勅立保定新成开国元勋,谥号“忠宪”。

第六世兀都带

元仁宗时为太师之职、诏长宿卫事,以孝闻。元至大二年,制赠辅诚保德翊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东平王。谥号“忠简”。

第七世即为拜住

从孔温窟哇至拜住家族七世皆为元王朝重臣,为元朝的兴盛立下了不朽之功勋,其功名载于史册。“拜住前六世皆姓扎剌儿氏。元大德(公元1297~1307年)、至治(公元1321~1323年),改姓拜”。

第八世拜笃麟

其父拜住。此时元王朝开始腐败没落,朱元璋起义兴起。据《陕西通史》记载,至明朝初期,拜笃麟降明,奉命由河北涿州迁居大荔沙苑至今”。据拜家村拜氏家谱记载,拜住前六世先祖,死后皆葬于内蒙古只兰(今陕西省榆林市木华黎坟区)。第七世拜住到第十二世皆葬于陕西省大荔县拜家村的祖坟。第十三世后拜氏各支大户有各自的祖坟。

拜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五百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九百五十八位,多以咸阳、冯翊为郡望。

今甘肃省的兰州市、庆阳市宁县、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平凉市、临夏市,陕西省的渭南市大荔县、临渭区、咸阳市彬县、商洛市商州区,山西省的霍州市、运城市盐湖区、临汾市侯马县,云南省的昆明市、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固原市泾源县、吴忠市,内蒙古呼和浩特,广东省的深圳市,河南省的周口市扶沟县、三门峡市、焦作市,上海市,北京市,浙江省的宁波市,四川省的成都市,江苏省的镇江市杨中县,泰州市兴化市、姜堰市、盐城市大丰县、无锡市宜兴市、南京市,青海省的西宁市,台湾省等地,均有拜氏族人分布。

冯翊郡:秦朝时期置郡,汉武帝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设置同名行政区左冯翊,与右扶风和京兆伊合称“京畿三辅”,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大荔县一带。三国时期曹魏国改左冯翊置郡,治所在临晋(今陕西大荔),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韩城县以南、白水以东、渭水以北大荔县一带地区。北魏时期移治到高陆(今陕西高陵)。

咸阳郡:咸阳是享誉海内外的历史文化名城。周郝王十年(丙辰,公元前305年),秦孝公嬴渠梁(公元前381~前338年)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在泾渭之交营建宫城,并迁都于此。因“地处九嵕山之南,渭水之北,山水俱阳”,故名咸阳。中经秦惠文王、悼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五代,到秦始皇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帝国,直至西汉初年,这里作为战国秦和秦王朝的都城长达一个半世纪之久。将咸阳解读为中国第一帝国都是当之无愧的。嗣后,历经西汉、新、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到隋、唐,咸阳因毗邻京城长安,而被当作京畿之地和茔藏之野。宋明以下,咸阳作为西北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作为沟通中原和西部边疆的交通孔道,其军事战略地位仍然相当显著。如今,在西安-咸阳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战略框架下,一个具有重要经济战略地位的大都会城市带正在崛起,咸阳作为西安的后花园,它的建设和发展正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咸阳境内的政区建置,始于夏代。商王朝时期,发展到邰、豳、程、犬等方国。周朝,以丰、镐为中心,周围分布有戈、秦等国。周显王十五年(辛未,公元前350年),秦孝公迁都咸阳,在秦国全面建立了郡县政区体制。秦统一后,设内史管理都城咸阳,奄有整个关中地区。秦朝末期,被项羽分为雍、翟、塞三国,号“三秦”。市区以西属雍,以东属塞。西汉时期在关中设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郡,号“三辅”。市境属扶风、冯翊两郡,今长武一带属上郡。东汉时期迁右扶风郡治于槐里(今陕西兴平)。三国曹魏时期属扶风、新平(郡治漆县,今陕西彬县)和冯翊郡,西晋属雍州扶风(郡治池阳,今陕西泾阳)、始平(郡治槐里)、新平三郡及安定郡的一角。前秦在长陵设咸阳郡。北朝时分属雍州咸阳、安定、北地三郡。唐属京兆府、邠州。五代时期分属京兆府、耀州、乾州,邠州。宋朝时期分属京兆府、耀州、醴州、邠州。金国时期分属京兆府路的京兆府、乾州、耀州和庆原府的邠州。元朝时期属陕西行中书省奉远路及其所属的耀州、乾州,省直属的邠州。明、清时期属西安府、乾州,邠州。民国初属陕西关中道,后分属第十、二、七、九行政督查专区,北部属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咸阳分属三原、县、咸阳分区,1950年合并为咸阳分区,1953年癸巳撤销咸阳分区,1961年复置,1968年改为地区。1983年10月撤销地区,设立咸阳市,实行市管县体制。

海陵郡:周朝时期称海阳,汉朝初期名为海陵,西汉武帝元狩六年(甲子,公元前117年)置海陵县。东晋朝义熙七年(辛亥,公元411年),升为海陵郡。隋文帝开皇元年(辛丑,公元581年)废郡称县。唐高祖武德三年(庚辰,公元620年)称吴陵县,以县置吴州。扬吴设制置院。南唐升元六年(壬寅,公元942年)升海陵县为泰州,泰州之名由此始。其时辖地在今江苏泰州一带地区。

冯翊堂:以望立堂,亦称高陆堂。

咸阳堂:以望立堂。

海陵堂:以望立堂,亦称海阳堂。

一、bài

现行较罕见之姓氏。今山西之太原、运城,陕西之韩城,甘肃之永登,河南之卢氏,湖南之冷水江,云南之陇川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回族、锡伯族有此姓。《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初见于《姓苑》。《中国古今姓氏辞典》注引《万姓统谱》云:“今直隶山阳县有拜氏。宋拜瑚、拜延之后。”(按:拜氏既初见于《姓苑》,便不会始出“宋拜瑚、拜延之后”,其源存疑。)又,锡伯族之拜姓乃巴雅喇氏所改。盖取“巴雅喇”之首音谐“拜”而为单姓。

二、

拜姓分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拜姓起源:

1、见《姓苑》。

2、锡伯族巴雅尔氏,汉姓为拜。

3、东乡、回等民族均有此姓。

拜姓名人:

拜瑚,宋时渭南人,举茂才,历官奉训大夫。

历史名人

拜姓古代名人

拜住(公元1298~1323年),蒙古族,著名元朝重臣。拜住好儒学,通汉族传统礼仪。他胸怀韬略,一生屡立奇功。拜住是元朝始祖一世孔温的第七世后代,出身将门,远承祖宗之风,元至大二年(公元1309年),拜住以先祖功勋世袭为宿卫长。元延祐二年(公元1315年),为太常礼仪院使。元延祐七年(公元1320年)农历3月,元英宗孛儿只斤·宗硕德八剌即位,拜住出任中书平章政事;农历5月,升中书左丞相。时太皇太后答己与右丞相铁木迭儿相勾结,广立朋党,势倾朝野。拜住助元英宗力予抵制,使中书省摆脱铁木迭儿控制。元至治二年(公元1322年)秋,铁木迭儿与答己相继病死,拜住揭发铁木迭儿父子及御史大夫铁失等贪赃事,诛其党羽,特赦铁失。农历12月,元英宗授拜住右丞相,不设左丞相,以免掣肘。拜住开始着手监修国史。身为一品要职,拜住聪颖善解人事,处事果断缜密,在一生政治生涯中多次在国家重要关头出谋决策。君臣二人着手开始大力改革,推行新政,起用儒士,访求人才;罢徽政院及冗官冗职;行助役法,减轻徭役;岁减江南海运粮二十万石;制定和颁行《大元通制》。拜住真知灼见,敢直言善谏。元英宗即位后,欲扩建内蒙古正盟旗东的上都行宫,拜住用充分的理由力奏停止动工。元至治二年(公元1322年)铁木迭儿、太皇太后答己去世。元英宗、拜住着手革除弊政,推行新政。减轻赋役,重农抑商,裁减冗官,启用儒臣等。农历11月,元英宗诏示天下,凡流民重操旧业者,豁免三年赋税。驿站户因贫苦而典卖妻子者,官府出钱为之赎还。凡有劳役先征发商贾富贵之家,以扶植农业。豁免陕甘次年差税的十分之三和各处官田田租的十分之二,而江淮地区的创科包银则全部免除。同月,还下令裁减世祖以后设置的冗官,百姓拍手称快。拜住为政清廉,不贪财爱物。元英宗赏赐拜住万亩良田于平江(今江苏苏州),拜住坚决拒绝这一厚赐,并推辞说:“皇上任命我正在办理国家事务之中,就先赏其土地,那别人会说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其品德亦可从此看出。拜住在中书省破格用才,详定典章制度,使各部有所遵守。当年元英宗之所以能以纳谏,与拜住敢于正谏有关。拜住为民为社稷执法严明,对部下办事虽有延误但其情可原者均宽恕处理,但对贪暴不法者必于深究。元英宗亦很敬佩拜住,曾告诫左右:“汝辈慎之,苟陷国法,我虽曲赦,拜住不恕汝也。”拜住对徇私贪赃,纳贿勒索,深恶痛绝,进谏元英宗要认识到惩治腐败与政权存亡的关系。他严订典章制度,重典治吏,主要办法是先惩治中央一级,然后层层查处。元至治二年,拜住晋为右相,独掌朝政,起用汉儒臣,进行改革,惩治铁木迭儿余党。因持续追究铁木迭儿及其余党罪行,引起铁失忧惧,其改革也遭守旧的蒙古上层贵族集团反对。元至治三年(公元1323年)农历8月5日,拜住随英宗由上都南返,宿营南坡(今内蒙古正蓝旗),铁失等发动政变,拜住被铁失袭杀,元英宗同时被弑。,元泰定帝孛儿只斤·也孙铁木儿即位后,即下旨,对拜住举行追祭活动。追祭时,百官老臣都在车前作导引,还在海云寺悬挂了拜住的画像,大作佛事,围观者有万余人,没有不叹息流泪的。当时中书官上奏元泰定帝说:“拜住尽忠效节,殒于群凶,宜赐褒崇,以光后世。”元泰定帝纳之,便下旨:赠封拜住为“清忠一德功臣、太师、上柱国,追封东平王,谥忠献公。”元顺帝孛儿只斤·妥镤贴睦尔时期,拜住被追封光禄大夫加开府仪同三司。每议大政,必依据其所订之典章制度。拜住死后,葬于平江。在明朝永乐初年,明太宗朱棣下旨将拜住灵柩从平江迁葬陕西省关中平原东部,华山之阴,渭水之阳的大荔县沙苑南拜家村。墓前一望平野,绿草丛生,其墓坐东向西,拜住母亲与子拜忠献同葬于此。清道光元年,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下旨将拜住尊于同州“忠义祠”内。清道光十二年,再次下旨在拜住墓前树一通天大石,碑额上刻“圣旨”两个大字,碑文竖写:“皇清敕旌元右相东平王忠献公墓”等字样。拜住的坟园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了极大的破坏,后来随着村子朝北的搬迁,加之渭河河水的漫涨,如今拜住坟墓已经被夷为平地。以前,大荔县拜家村的拜氏居民有八大户,每户都建有“元东平王拜忠献公祠”,而今也荡然无存。

郡望

冯翊郡:秦朝时期置郡,汉武帝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设置同名行政区左冯翊,与右扶风和京兆伊合称“京畿三辅”,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大荔县一带。三国时期曹魏国改左冯翊置郡,治所在临晋(今陕西大荔),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韩城县以南、白水以东、渭水以北大荔县一带地区。北魏时期移治到高陆(今陕西高陵)。

咸阳郡:咸阳是享誉海内外的历史文化名城。周郝王十年(丙辰,公元前305年),秦孝公嬴渠梁(公元前381~前338年)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在泾渭之交营建宫城,并迁都于此。因“地处九嵕山之南,渭水之北,山水俱阳”,故名咸阳。中经秦惠文王、悼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五代,到秦始皇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帝国,直至西汉初年,这里作为战国秦和秦王朝的都城长达一个半世纪之久。将咸阳解读为中国第一帝国都是当之无愧的。嗣后,历经西汉、新、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到隋、唐,咸阳因毗邻京城长安,而被当作京畿之地和茔藏之野。宋明以下,咸阳作为西北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作为沟通中原和西部边疆的交通孔道,其军事战略地位仍然相当显著。如今,在西安-咸阳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战略框架下,一个具有重要经济战略地位的大都会城市带正在崛起,咸阳作为西安的后花园,它的建设和发展正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咸阳境内的政区建置,始于夏代。商王朝时期,发展到邰、豳、程、犬等方国。周朝,以丰、镐为中心,周围分布有戈、秦等国。周显王十五年(辛未,公元前350年),秦孝公迁都咸阳,在秦国全面建立了郡县政区体制。秦统一后,设内史管理都城咸阳,奄有整个关中地区。秦朝末期,被项羽分为雍、翟、塞三国,号“三秦”。市区以西属雍,以东属塞。西汉时期在关中设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郡,号“三辅”。市境属扶风、冯翊两郡,今长武一带属上郡。东汉时期迁右扶风郡治于槐里(今陕西兴平)。三国曹魏时期属扶风、新平(郡治漆县,今陕西彬县)和冯翊郡,西晋属雍州扶风(郡治池阳,今陕西泾阳)、始平(郡治槐里)、新平三郡及安定郡的一角。前秦在长陵设咸阳郡。北朝时分属雍州咸阳、安定、北地三郡。唐属京兆府、邠州。五代时期分属京兆府、耀州、乾州,邠州。宋朝时期分属京兆府、耀州、醴州、邠州。金国时期分属京兆府路的京兆府、乾州、耀州和庆原府的邠州。元朝时期属陕西行中书省奉远路及其所属的耀州、乾州,省直属的邠州。明、清时期属西安府、乾州,邠州。民国初属陕西关中道,后分属第十、二、七、九行政督查专区,北部属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咸阳分属三原、县、咸阳分区,1950年合并为咸阳分区,1953年癸巳撤销咸阳分区,1961年复置,1968年改为地区。1983年10月撤销地区,设立咸阳市,实行市管县体制。

海陵郡:周朝时期称海阳,汉朝初期名为海陵,西汉武帝元狩六年(甲子,公元前117年)置海陵县。东晋朝义熙七年(辛亥,公元411年),升为海陵郡。隋文帝开皇元年(辛丑,公元581年)废郡称县。唐高祖武德三年(庚辰,公元620年)称吴陵县,以县置吴州。扬吴设制置院。南唐升元六年(壬寅,公元942年)升海陵县为泰州,泰州之名由此始。其时辖地在今江苏泰州一带地区。

冯翊堂:以望立堂,亦称高陆堂。

咸阳堂:以望立堂。

海陵堂:以望立堂,亦称海阳堂。

一、bài

现行较罕见之姓氏。今山西之太原、运城,陕西之韩城,甘肃之永登,河南之卢氏,湖南之冷水江,云南之陇川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回族、锡伯族有此姓。《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初见于《姓苑》。《中国古今姓氏辞典》注引《万姓统谱》云:“今直隶山阳县有拜氏。宋拜瑚、拜延之后。”(按:拜氏既初见于《姓苑》,便不会始出“宋拜瑚、拜延之后”,其源存疑。)又,锡伯族之拜姓乃巴雅喇氏所改。盖取“巴雅喇”之首音谐“拜”而为单姓。

二、

拜姓分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拜姓起源:

1、见《姓苑》。

2、锡伯族巴雅尔氏,汉姓为拜。

3、东乡、回等民族均有此姓。

拜姓名人:

拜瑚,宋时渭南人,举茂才,历官奉训大夫。

姓氏源流

一、bài

现行较罕见之姓氏。今山西之太原、运城,陕西之韩城,甘肃之永登,河南之卢氏,湖南之冷水江,云南之陇川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回族、锡伯族有此姓。《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初见于《姓苑》。《中国古今姓氏辞典》注引《万姓统谱》云:“今直隶山阳县有拜氏。宋拜瑚、拜延之后。”(按:拜氏既初见于《姓苑》,便不会始出“宋拜瑚、拜延之后”,其源存疑。)又,锡伯族之拜姓乃巴雅喇氏所改。盖取“巴雅喇”之首音谐“拜”而为单姓。

二、

拜姓分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拜姓起源:

1、见《姓苑》。

2、锡伯族巴雅尔氏,汉姓为拜。

3、东乡、回等民族均有此姓。

拜姓名人:

拜瑚,宋时渭南人,举茂才,历官奉训大夫。

堂号

冯翊堂:以望立堂,亦称高陆堂。

咸阳堂:以望立堂。

海陵堂:以望立堂,亦称海阳堂。

一、bài

现行较罕见之姓氏。今山西之太原、运城,陕西之韩城,甘肃之永登,河南之卢氏,湖南之冷水江,云南之陇川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回族、锡伯族有此姓。《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初见于《姓苑》。《中国古今姓氏辞典》注引《万姓统谱》云:“今直隶山阳县有拜氏。宋拜瑚、拜延之后。”(按:拜氏既初见于《姓苑》,便不会始出“宋拜瑚、拜延之后”,其源存疑。)又,锡伯族之拜姓乃巴雅喇氏所改。盖取“巴雅喇”之首音谐“拜”而为单姓。

二、

拜姓分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拜姓起源:

1、见《姓苑》。

2、锡伯族巴雅尔氏,汉姓为拜。

3、东乡、回等民族均有此姓。

拜姓名人:

拜瑚,宋时渭南人,举茂才,历官奉训大夫。

其他姓氏

拜字的同拼音

拜字的同部首